桑园村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城中村,地处开发区核心位置,村内有17家企业,外来人口是本地人口5倍多。如今,民兵连划片负责,一兵带一户、一班带一组,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引导村民学法守法,并积极吸收常住外来务工人员纳入民兵组织,参与村民自治,有力净化了村庄的治安环境。
自杭州警备区在桐庐县组织普通民兵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普通民兵队伍充分发挥中坚力量的作用,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参与抢险救灾、开展扶贫帮困、创建美丽乡村、树立文明新风、维护社会稳定等,逐步成为基层组织可依靠、人民群众可信赖的生力军。
像桑园村一样,在民兵的带动下,桐庐县许多村落面貌为之一新。据介绍,通过参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的社会管理模式,民兵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网络不断完善,部分还被编入110社会联动工作站,成为社会综合治理联络员、治安信息情报员;此外,具备一定政策法规水平的民兵还进入“大调解”组织,成为“和事佬”、“调解员”和“普法宣传员”。“每当夜班回家总是担惊受怕,如今村道路灯明亮,村口还设立了治安岗亭,又有了民兵巡逻,晚上出行只要看到他们的身影,心里就安稳了很多。”家住江南镇荻浦村的周阿姨表示。
“普通民兵建设不是搞形象工程。我们瞄准‘可看、可学、可用’目标,区分层次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1个城中村、1个自然村、1个行政村作为试点对象,力争使试点经验覆盖全面。如阳山畈村,自然条件优越,以种植蜜桃、杨梅、草莓为主,因此,我们坚持把‘三农’政策、经济常识、种养技术等融入民兵教育训练系统,拓宽普通民兵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杭州警备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桐庐县183名民兵连长中,68人拥有私人企业或是企业股东,占总数的37.1%;常年在家的普通民兵近11%都有个人经济体,大多是当地致富的带头人和引路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