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民小区、商住楼搞服务业,开个餐馆、酒吧或是迪厅,得通过环保审批,可是,若环保部门给了这些商家“准生证”,但居民们认为油烟、噪声妨碍生活,怨言一片怎么办?
在嘉兴市秀洲区,这个众多城市存在的共性难题被破解,秀洲区环保局把这些商铺是否准许开业的权利交给了居民。一家商铺从起意到诞生,得经过邻居们的三关。
第一关:公众调查
不久前,李先生想在秀洲区一临街小区商铺开个小餐馆,商铺与住宅楼垂直相连,也没有配套专用商业餐饮高空烟道。
秀洲区环保局要求李先生先征求楼上居民意见。李先生楼上楼下跑了好几趟,也没能说服居民们同意他开餐馆。最终,这一创业项目被区环保局以不符合受理条件口头否决。
在以往,遇到这种情况,环保部门往往两头为难:发准生证,居民们会来环保局抗议;不发准生证,经营户要说环保局偏心。
秀洲区环保局的新规定要求,在建设单位报批环境影响登记表前,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选址时主动搞公众调查。公众调查一般用调查问卷或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将受此项目直接环境影响的楼上楼下、左邻右舍等利害关系人全部列为调查对象,征求他们意见,如若公众反对强烈,环保部门将直接予以否决。
今年以来,在审批的小区、商住楼服务业项目中,一半项目因公众调查没通过被否决。
第二关:环评公示
秀洲区一个小区旁要新开一家酒店,公众调查时反对者不多,但环评公示时,却被居民们喊停。酒店业主组织各方召开座谈会,听取居民的意见。负责环评的机构根据居民的意见对酒店的布置及装潢提出了整改措施,并向居民们做了解释说明。最终,环评报告通过了审批,酒店兴建后没有发生一起投诉。
第三关:公开审批
若在公众调查和环评公示中,居民们有不同意见,但这个项目的确符合环保审批条件,又该如何处理?
王先生想在一座设有公共烟道的商住楼内开饭店,楼上的居民在公众意见调查时有反对的声音,在环评公示时也有反对的意见,环保部门进行行政许可公告时也有投诉。
秀洲区环保局组织召开环评座谈会和专家论证会论证后,采纳了公众意见,对这一项目做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最终,这一项目的经营者在损失了房租及部分装修费后退出,一场一触即发的经营者与楼上居民的群体性事件被避免。
据都市快报 通讯员 晏利扬 邵甜 记者 王中亮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