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4日讯 碑石无语,史事留痕。
作为最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碑传墓志历来受到史家的重视。然而,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碑石的损毁、流失情况非常严重。
为保护残存的碑刻,2006年,宁波发起了“宁波现存历代碑刻碑文抢救保护工程”。
最近,天一阁副馆长章国庆将抢救活动中搜罗的各种碑碣和墓志汇编成《宁波历代碑碣墓志汇编》(唐五代宋元卷),并正式出版。这也是目前关于元代以前宁波碑碣墓志最为详尽的著述。
昨天,章国庆接受了本报的独家采访,讲述了碑刻背后那些有关宁波的鲜活故事。
行程1.5万公里,编成宁波碑刻集
这本书共搜罗了272种碑石拓片,其中唐代41种,五代7种,北宋56种,南宋139种,元代29种。
从类型上,可以分成佛教道观碑、祠堂庙宇碑、儒学书院碑、杂事碑和墓志碑等5类,其中的内容,都与宁波相关。
“为了搜集这些拓片,我花了将近6年时间,行程超过了1.5万公里。”章国庆说。
除了天一阁的,章国庆还走遍了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等各大型文博单位和基层各文保点,陆续找到了一些与宁波相关但较少为人所知的拓片。
如在奉化溪口崇福祠,章国庆发现了保存基本完整的南宋丞相魏杞的神道碑,全碑6100多字,是宁波现存体量最大的宋代神道碑,其中记录的魏杞弹劾宋孝宗潜邸近幸龙大渊等事迹,为以前史籍所未见。
让他遗憾的是,各种碑刻的实物大都已下落不明或彻底损毁。
不过,这也使得他的碑刻汇编显得格外有意义。
奉化发现浙江史上最早《酆都山真形图》石刻
章国庆总结出不少碑刻规律:唐五代的墓碑,多数比较简约,素面无纹,往往不见盖石。宋代早期的碑刻,逐渐出现了长方形,少数还出现了仿古的圆形图案。
根据墓志,章国庆还推断出了当时人的年龄,如两宋150多名墓主的平均死亡年龄是61.64岁,元代8名墓主的平均死亡年龄是57.87岁,分別比唐五代下降0.69岁和4.46岁。
章国庆说,这次寻访最有价值的发现,是奉化文保所馆藏的《宋楼伉追薦父母酆都山真形图并元始制魔经石刻》。
《酆都山真形图》最早出现在北宋中叶,是道教中常用的制服鬼魔的灵图。在中国,这类的石刻存世极为稀少。
章国庆说,之前浙江发现的传世最久的《酆都山真形图》石刻,见于由湖州博物馆馆藏的《陈君玉墓志》,立石时间是南宋嘉熙三年二月,但奉化文保所所藏的这块,比它早了16年。
章国庆期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为宁波新增一批內容丰富的碑碣墓志史料,起到存史、证史和服务于学术研究的作用,同时,也为抢救、保护现存的刻石文物提供一个参考。
- 借“股票咨询”诈骗300多万 宁波警方抓获24人诈骗团伙
- 宁波推“千校结好” 今年对外结对学校将新增60所
- 宁波直属普高2012年定向招生政策出台 定向招生增新方式
- 宁波鄞州破获"炒股"诈骗团伙 24人落网涉案300多万
- 浙江推出首部文化援疆作品《少年阿凡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