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的非遗大师走一个少一个,年轻一代的能接班的却不多!
“杭州的顶尖非遗技艺很多,像王文英的机绣,称得上世界第一,但也面临着传承人的问题。”杭州市“非遗”专家杨光宇说。昨天,就如何“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三位“非遗”专家。
杭州市非遗中心专家库成员杨光宇:
传承人渐少关键还是待遇问题
保护非遗传统工艺,最关键的还是要保护真正在第一线的传承人。“杭州的非遗项目是全国数量最多的,但在保护上还有很多工作亟待开展。比如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人,像杭扇王星记中的当家产品‘三星牌’黑纸扇,现在没人能做了;张小泉剪刀中的嵌钢工艺,如今还有谁会做?”说到当今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现状,老先生语气里透着遗憾和忧虑。
“现在学非遗传统工艺的越来越少,说到底还是个待遇问题,非遗的社会经济效益不好,生存很困难,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的。一线的技艺人,非常辛苦,工资却不高。他们的工作环境也很简陋,像利民服装厂房是租来的,厂房又小又偏僻。这些都需要政府在经济上给予支持。”杨光宇表示,待遇问题是年轻人就业远离非遗项目的原因。
倾心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杨光宇,还是“杭州市非遗评审专家”,有许多申报“非遗”的项目从他手中通过。“杭州西湖申遗成功了,大家都知道。但相关的一些传统遗产还未申报,正在消逝。比如西湖竹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风靡杭州,中外领导人来杭州,都喜欢用。”杨光宇回忆说,曾经位于文三路上的西湖竹具厂,还是周恩来总理点名成立的。 “一些未申报的传统手工艺,更无法有力保护了,再不申报,就要被韩国人抢去了。”
杭州市非遗中心专家库成员顾希佳:
民间传统艺术也有春天
现在一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杭州评弹,会唱的老一辈大师已经寥寥无几,而传承人几乎没有了。他们的徒弟或者后代也许学过评弹,但现在基本都改行了。因为没有市场也就没有饭碗,而相比较,现在当主持人多吃香啊。不过,年轻人做功利的选择其实也无可厚非。虽说民间的一些艺术形式在渐渐消逝,但也有复活的例子,比如昆曲近年来不是在大放异彩吗?
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所仲向平研究员:
老房子是非遗文化最好载体
“非遗”文化是一道流动的风景,而老房子是非遗文化最好的载体了。如果“非遗”是根和魂,那么老房子一定是非遗生存和发展最好的土壤和躯壳。杭州已经有这样的“绝配”例子——河坊街的潘永泰棉花店。目前非遗项目能和老房子结合的不多,建议能在运河边、西湖边拿出一些历史悠久的老房子,让杭州的一些“非遗”项目进驻,这样既能让“屋”尽其用,也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播。
“大手”牵“小手”,传承非遗文化。前两天刚过立夏,杭州有吃“蚕豆烧乌糯米饭”的风俗,据说很多地方的蚕豆都卖断了货。杭州的很多好的风俗传统正在被国外的文化所冲击,许多孩子忘了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却特别崇尚外国人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认为过洋节才是紧跟潮流。在这方面,各个社区的老人们应该给年轻人带个头,把杭州人的风俗传统很好地传承下去。
杭州日报 实习生 郑春苗 记者 许卓恒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