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9日讯 上周,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在调研城市污水治理工作时表示,“检验温瑞塘河治污成效,不以部门报上来的数据为准,要以环保局长和公用集团董事长带头下河游泳作为河水治理好的标准”,并且“在哪条河道游泳,要由大家说了算”。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市民、网友甚是积极,列出温州众多受污染河段,希望“环保局长和公用集团董事长带头下河游泳”。
治污有无成效,最有说服力的,当然是技术检测,毕竟,再感性的认识,也无法替代科学的理性。可结果是,环保局长和公用集团董事长要“以身试水”,这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无奈。让环保局长到十年治污“成效不大”的温瑞塘河里去游泳,不仅更加明确了治理污染的责任人,也表达了市委市政府改变十年治污“成效不大”的决心。笔者在百度中输入“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搜索到相关结果435万个。如此高的关注度背后,寄予了百姓对官员真心治污的希望。
提到治污,我们往往会联想到的是,一个个好看的数据、一项项过硬的指标。然而,令人尴尬的是,现在,在很多领域并不缺少相应的标准和法律法规,缺少的恰恰是问责的执行力度,是相应部门及工作人员将标准和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责任官员带头下河游泳,尽管这个标准显得比较笼统,但相比那些科学数据和指标,更为形象、直观,老百姓更能看得懂,因而也更容易接受。
让河水治理的监管者充当监管成效的体验者,这是一种诉诸感同身受的治理逻辑。很多时候,一些领导谈及工作,都喜欢强调要以老百姓满不满意为出发点,但实际上,根本不顾及百姓的利益和感受。在他们眼里,百姓怎么评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面的领导怎么看,因为,这将决定他们的升迁与否,也因此,数据成了关键。比如在河水治污上,政府每年投入了多少经费,出动了多少人,关闭了多少重污染高耗能企业等等。可是,仔细深究一下,这些钱用到位了吗?治理的方法科学吗?污染企业是真的关停吗?不得而知。如今,无论有关部门诉苦为了治污投入多少精力和财力、数据显示水质已达到某类水要求云云,老百姓只要问一句,你敢不敢、愿不愿在河里给我游两圈?如果环保局长能带头下河洗澡,表明治污的决心,治污的能力,必能增强公众的信心。
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可以推及到各个领域。比如,让卫生局长到医院真正扮一回患者,挂一挂号排一排队,体验就医难、看病贵,顺便吃吃胶囊;让物价局长到菜市场遛遛,看看百姓的菜篮子有多重……长此以往,相信可以解决许多久拖不结的问题。
- 温州泰顺前人大主任被带走 官方否认涉及立人案
- 温州市红十字会结束出纳“临时工”状态
- 温州车改取消超八成公车 市管干部不配车
- 温州公车改革实行"一刀切" 能否突破"车改"困境
- 温州一旅游大巴在桐庐境内侧翻 或是雨天惹得祸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