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吸引浙商回乡投资,东阳打出了一张融资牌:依托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推出的“回乡情”专项贷款,去年至今已有23家在外多年的东阳籍企业回乡创业,共获得了5.17亿元的贷款。
据不完全统计,东阳市常年在外经商办厂或从事建筑房地产业的有20万人;由在外东阳人创办或控股的上市公司有20多家。
东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副主任吴建营说,“回乡情”贷款项目,最大的创新在于抵押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能为经过实地考察审核的合格企业提供纯土地抵押和在建工程抵押项目,可以明显缓解中小企业投资前期因为又要买地、又要建厂房买设备而出现资金紧张的问题,因此更受小微企业的欢迎。
康吉尔是东阳籍地产公司回乡投资的医药企业,这家公司的3000万元注册资金,在购买了147亩工业用地后就所剩无几。财务总监马海英告诉记者:“我们曾经找过当地知名的一家商业银行,但对方表示,单纯的工业用地很难进行抵押贷款。”东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经过认真审核后,为康吉尔提供了1500万元的纯土地抵押贷款。这笔钱使得康吉尔顺利地建起厂房、引进生产线,此后又追加1500万元的贷款额度,使其度过了创业初期的资金难。一年时间内,康吉尔厂房、设备到位,半年时间内企业步入量产正轨。
“回乡情”贷款额度大多数在千万元以下。去年正式从江苏将红木加工企业搬回东阳的王君天,在搬迁过程中也遭遇过贷款难的问题。虽然原本在江苏的加工企业年产值可达1200万元左右,但因为缺乏抵押物,贷款却遭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尴尬。东阳信用合作联社的500万元贷款,成为他回乡扩大红木加工生产规模的重要流动资金。
除了融资方式的创新,“回乡情”贷款还在利率上有不同程度的优惠。诺尔金饰品有限公司累计获得235万元贷款,一年能节省1.5万元左右的融资成本。此外,经过审核的优质企业还可以享受资金1∶2比例的信贷支持。
除了金融服务,东阳市为了把“东阳人经济”转化为“东阳本土经济”,还在税收优惠、项目报批、经济奖励等各方面出台优惠政策。自2009年东阳推行“东阳人经济回归工程”至今,共引进回归项目192个,签约投资总额252.85亿元,累计引进落地项目120个,计划总投资84.42亿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