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男孩留下一封信 从杭州城站一路坐火车到了贵阳
2012年05月10日 10:12:04

  5月1日,一对父母到杭州铁路城站派出所报警,说孩子坐火车离家出走了!只留下一封“我去闯世界”的信。父母见信,着急得不知所措。

  民警通过查询得知孩子乘坐从宁波东开往重庆的K1245次列车前往贵阳,于是马上联系到杭州乘警支队帮助寻找。

  当日K1245次列车乘警长杨臻接到支队通报,立即组织警力进行寻找。一小时后,在12号车厢找到了他。

  杨臻把少年带到餐车,问他为什么一个人跑了出来?男孩蛮内向的,讷言道,自己今年18岁,在杭州一所中专学校读书,他不想到父母安排好的工厂里去工作,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找不到人生价值所在。

  “其实我半个月前就有离家出走的想法,1日那天趁着父母不在拿了几件衣服和1000元钱,写了信,没有留下任何的联系方式就走了,到了火车站想起多年前去过贵阳,于是就决定到贵阳闯世界。”

  交流中,杨臻用电话接通男孩的父母,但孩子每次都是找理由挂掉电话,不管怎么劝说,总是用沉默来抗拒,甚至以自己不饿为借口,拒绝进食。看得出来,孩子有点排斥“回家”。

  杨臻找来了有心理学工作经验的乘警,一方面耐心劝说少年,另一方面建议他父母允许他到贵阳待几天,调整自己心态,考虑考虑自己的未来。听了这个建议之后,男孩的情绪平复了许多,逐渐爱说话起来,抵触心理慢慢消除了。之后,餐车师傅给他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5月3日晚9点,从宁波东开往重庆的K1245次列车晚点两个多小时后停靠在贵阳站,一名身穿西服,神情焦急的中年男子急切地跑上餐车,跟乘警长做了一番交流后,紧紧抱住了离家出走的少年——男子是少年的舅舅,此时,孩子已离家三天三夜。

  杭州乘警在此提醒广大家长:近年来常有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一旦发生,请迅速联系警方。同时建议父母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处在逆反年龄阶段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多与其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避免离家出走的情况发生。

  编后

  寻人易,心归否?

  离家出走人易寻,重返家庭心归否?

  我们是一个有着敬老、孝顺美德的国度,我们的孩子很少同父母对着干;但同时父母的批评和不理解,让孩子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在内心的矛盾冲突中,有的就离家出走了。

  孩子出问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爸爸妈妈不知道怎么爱孩子。不可否认,我们的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问题是孩子感受不到爱。比如打和骂是爱吗?是!因为你想自己孩子更成功,但是你的打和骂就扭曲了你的本意,孩子感受不到爱,或是感受恨了。你苦心孤诣帮他安排好了工作,他却不领情,反以为是枷锁。

  什么是爱呢?爱是关怀、包容、接纳,就是说你要首先平静地接纳你孩子的一切,与孩子真心地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在同孩子做朋友的同时,规劝孩子好好学习、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他与生俱来的独特优点、爱好,应该允许孩子有多样化的发展空间,作为父母是护航者,而不是引航者。

 

  杭州日报 通讯员 石祥祥 郑峰 记者 孙磊

  
来源: 杭州网-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 沈正玺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儿子离家出走 要妈妈买iPad他才肯回家 怎么办?
  • 鹩哥离家出走 惹出两户争鸟纠纷 主人花钱赎身
  • 春节一过保姆纷纷“离家出走”保姆跳槽东家吐槽
  • 北京开往杭州的列车上 “捡”到离家出走的13岁女孩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