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巧望正给父亲喂温开水。
浙江在线05月10日讯 5月7日的衢城有些闷热。这天下午,家住柯城区松园社区的童巧望拿着一杯温开水,放进一根吸管,让瘫痪在床的90岁的父亲包廷喜吸着温开水。包廷喜已不大会言语,吸完温开水后,脸上有了一丝笑容。
童巧望今年56岁,13年前,为照顾身体不好的父亲,她卖掉了衢江区上方镇上的店铺,辞去了供销社的工作,来到松园社区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十几年如一日,童巧望用她那颗善良的心和一点一滴的行动尽着孝道。
“我爸爸以前是在衢县的红会医院上班的,是个内科医生,现在他患有肺气肿、高血压等疾病,大小便失禁,睡在气垫床上,一个晚上得翻五六次身。爸爸84岁的时候,他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神志不清时,连我这个惟一的女儿都认不出。前段时间身体不好的时候,嘴巴张不开,水也喝不了,我就买了一个注射器,把温开水慢慢注射到他的嘴里。”童巧望说。
童巧望的家只有47.67平方米,其父由于大小便失禁,整个房间都是臭烘烘的味道,但童巧望没有一句怨言,几乎每天都要帮父亲洗衣服、换衣服。父亲未瘫痪前,每天早上童巧望都要带着父亲,到狭小的卫生间扶着架子洗澡,还要将脏了的衣服、床单、被套清洗干净。
“我每天给父亲喂开水,还有一些杂粮食物,照顾父亲也让我学到了许多医学知识。”童巧望边倒开水边笑着说。冬天,父亲的小便经常将床单打湿,童巧望要半夜起床为父亲换床单和衣服,帮父亲擦拭身体。
日复一日,整整13年。在童巧望的照顾下,老人脸色红润,周围的邻居称赞童巧望照顾得比护士还要好。
其实,童巧望患有高血压,但是为了照顾年老的父亲,她仍然每天坚持着。“父亲很喜欢吃蛋黄派,以前心情好的时候还会背唐诗,唱《东方红》。”童巧望经常在父亲身边聊聊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她说,父亲能用心感觉到。
此前,童巧望多次拒绝记者的采访。她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女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只想用我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读者互动
吴龙飞(在杭上班族):我是衢州人,大学毕业之后就在杭州工作了。父母亲都在衢州老家。孝敬长辈,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该做的。在外面工作,一年下来除了几个节假日,回家的次数不多。孝敬长辈,我尽量做到自己应该做的,多给家里人打电话。上个月我接妈妈爸爸来杭州玩,以后经济再好一点,想把爸妈接到杭州一起生活。
陈晓(老师):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无论是教科书上还是平时的道德课上,都给同学们灌输孝敬长辈的观念。百善孝为先,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人的老人,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的淳厚民风。每个月班里都会评选“孝敬之星”,动手自己做事,不依赖大人;听话、听从长辈教诲都是其中的评选条件。希望现在的孩子,在重视学业时不忘记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
朱玲(公务员):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养育了我们,自然应受到晚辈的孝敬。试想,一个对父母长辈出言不逊、举止不雅的人,能成为懂得爱国、奉献的人吗?
现代社会节奏快、竞争激烈,很多人在追求名利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这对提高个人修养以及社会发展没有好处。
柳小梅(退休人员):我是一名企业退休员工,父母不在了。我没什么文化说不来,就谈谈家里吧。我的三个孩子对我比较孝顺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们都在衢州,儿子在杭州。虽说都不远,可是儿子工作忙碌,回家不多,女儿倒是能经常回家看看我,我也很高兴。
现在条件好了,儿子经常给我买东西,我知道是儿子表达孝顺的心意。可是来了没多久因为忙碌的工作又要赶回去。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忙又懂得孝顺,不容易,就是希望能多看看儿子、孙子,那就更好了。
张小晴(医生):常听朋友讲,“父母在的时候,由于工作忙、压力大,平时对他们照顾关心得很少。有一天,当亲人离去时,心里的痛苦是难以言语的。子欲孝而亲不待,这种失去是永远都弥补不了的。虽然现在生活节奏很快,希望大家还是要尽量找时间多看看、陪陪父母”。
- 37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婆婆的好媳妇王国香
- 龙泉“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火热进行中
- 金华执法局直属分局全面推进“价值观大讨论”活动
- 常山“银龄互助”为空巢老人筑“暖巢”
- 为照顾骨肿瘤瘫痪病妻 他16年没睡过囫囵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