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满300送300"的游戏玩成了"交4500返3万" 多人沉迷
2012年05月11日 05:31:18

吉付通公司新搬的办公室,看上去颇有规模。

   浙江在线05月11日讯 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实际上,在金华及至全国的很多地方,“吉付通”已经成了“一本万利”的代名词。

  “去搞吉付通吧,听说交4500元就能返还3万元。”

  这本来是一个消费返利的购物网站,但网站的消费者更习惯将自己的“消费”行为理解为投资,用上了一个“搞”字——搞钱。

  “吉付通”可以看作是“万家购物”的升级版。看上去,这个馅饼的确挺诱人。只需要提供一笔钱,什么也不用做,就会有数倍的利润收入囊中。

  真的有如此好事?巨大馅饼后面,会不会是巨大的陷阱?网站经营者是如何将看似巨大的漏洞填上的?

  “冯老师”对老人说

  一年后,4500元就能变3万元

  金华市民徐欣娇今年65岁,退休后,每天她的“工作”就是到股票营业厅,买进买出几万元的股票打发时间。然而现在,她有一种比炒股更稳当的来钱方式了。

  “我交了4500元给冯老师,现在每天都有70多块钱返还到我的账号里。”从4月初到现在,徐欣娇的户头上已经返还了2000多元,再过一个月的时间,她的4500元本金就将全部收回。而到明年这个时候,她差不多就能拿到冯老师许诺的3万元了。

  “搞这个吉付通,是我朋友推荐的。她说,只要把钱给冯老师,每天等着收钱就行了,她自己已经返还了好几千元了。”如此轻松的赚钱方法,徐欣娇深信不疑。

  徐欣娇口中的吉付通,是和以前本报报道过的“万家购物”类似的一家消费返利网站,成立于去年下半年。

  看起来,吉付通来得更“猛”一些:“万家购物”宣称消费多少返现多少,而吉付通将消费者的“利润”扩大了数倍,的确诱人。

  暗访冯老师

  她只是吉付通的一名“代理商”

  除了“生意”上的来往,徐欣娇对那位冯老师所知不多。记者打听到她的住处,准备上门拜访。

  冯老师的家在环城南路上,离吉付通最早的办公地点金职院很近。记者到她家时,有3名中年女子正在登记资料,她们留下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冯老师一一记录在册。

  “下午就帮她们注册网站账号,返还的钱明天就能打到卡里了。”冯老师说。她用来记录找上门来的“消费者”信息的16开笔记本,已经记满了一本。

  冯老师50岁开外,自称退休前在某中学任教,她的家在一幢普通居民楼最高一楼,家里的家具设施看上去非常普通。

  “我听徐欣娇阿姨说,在你这里存4500元就能拿到3万元?”记者问。

  “徐欣娇什么都不懂,她乱说的。”冯老师显然对这个说法很反感,“她文化不高,解释了也听不懂,我和她说过了,不懂就不要乱宣传。”

  冯老师解释说,她是吉付通的一名代理商,“我们这样做,网站其实是要消费以后才能返利的,我们这样做其实是钻了空子。你千万不要对别人说是存4500元返还3万元,我这里是‘投资消费分红’,不这么说别在我这里登记。”

  4500元是怎么“变”成3万元的?

  在吉付通网站的宣传中,购物满300元就能返300元,比“万家购物”的门槛还低了200元。

  打个比方,比如吉付通是淘宝的话,像冯老师这样的代理商就是淘宝网上的店家。在网站上的每一笔交易,代理商都要上缴交易额的15%给吉付通。

  对于一般的交易平台,这15%就是网站的利润;而吉付通这类消费返利网站,这笔钱被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返还给消费者。吉付通的标准是,将代理商上缴利润的5%作为返利资金,返还给每位购物的消费者,剩下的10%作为网站的收益,支付各种开支。

  在理论上,只要时间足够长,网站不倒闭,无论要返还给消费者的那笔钱是多么巨大,但总能返还完。

  那么,冯老师所谓的“投资消费分红”,又是怎么回事?4500元究竟是怎么变成3万元的?

  在冯老师耐心的解释下,记者大概弄清楚了这“钻空子”是怎么回事。

  “消费者”交给冯老师的4500元钱,刚好是3万元的15%。在网站那边,冯老师可以声称,“消费者”购买了3万元的产品,而4500元则作为利润上交给网站。之后,按照网站返利规则,“消费者”就能拿到网站全部返还的3万元“消费金额”了。

  在这个过程中,代理商的作用是做“假单”骗过网站,而返还的钱则由网站打入消费者的账号。

  “你放心,网站是不会知道的,我们可以通过做账做掉。”冯老师说。

  更大的馅饼

  “利润”的雪球会越滚越大

  “当然,你还可以放进来3万,每天返还的也就更多了,差不多400天就能返还20万元。”看到记者“蠢蠢欲动”,冯老师推销得更加热情了。

  就在这时候,一位“碰巧”来串门的“消费者”告诉记者,3月8日,她在冯老师这里“购物”1.8万元,现在已经返还了1.6万元,“再过段时间,每天返还的都是我赚到的钱了。”

  为了让记者有更直观的感受,冯老师打开了她自己在吉付通网站的账号页面,上面有全部的返还记录。金额最多的一天,共返还了2851元。

  “现在,我拿到手的已经有32万余元了。”记者换算了一下,冯老师的“本金”足足有18万元,已经“消费”了近4个月时间,顺利的话再过10个月她将得到120万元,“这些钱现在还在网站里,只要转到自己的银行卡,就可以取出来花了。”

  按照规定,网站账号上的“钱”可以继续用来“消费”,如果想要打到银行卡上,网站要扣除20%的“税款”。

  只是,钱来得如此轻松,网站几乎每个“消费者”都把账号上的钱继续运作,按照冯老师的话说,“雪球会越滚越大。”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站?代理商的做法是否违规?

        应已成立监管部门,严查“虚假消费”

  吉付通网站成立不到一年时间,但看起来却发展得很好,几乎是爆发式的增长。

  据网站方面称,他们现在每天的“交易额”都在千万元以上,稳居金华同类网站前三,代理商遍布大半个中国。5月9日,网站办公地点从金职院的一座教师楼,搬到了市中心李渔路上的宝莲广场,与“万家购物”隔街相望,员工人数也从十几人增加到50多人。

  代理商也算网站“工作人员”

  但不拿工资

  为了核实冯老师的身份,记者首先联系了吉付通的客服人员。

  “您说的是冯总,她的确是我们金华的代理商。”客服人员通过QQ告诉记者。

  当记者用冯老师的“理论”询问,是否可以“钻空子”把4500元变成3万元时,客服人员没有正面回应,只是不断地强调,“我们是消费返利,您消费了就可以返利的。”

  看起来,这位客服人员对“返利”与“换钱”这样的字眼十分在意。

  “我买4500元的东西,能返3万元?我怕碰到骗子。”记者问。那位客服人员只是回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随后,记者采访了吉付通网站综合管理部经理洪泉。

  “你说的冯老师,确实是我们在金华的代理商。”洪泉称,代理商也可以算作网站的工作人员,他们虽然不从网站拿工资,但是网站会予以代理金额的1.5%作为报酬,“假如代理商的货品卖了100万元,他就能拿到1.5万元的报酬。”

  网站:“虚假消费”是不合规定的

  对于这种“交4500元返还3万元”的做法,吉付通公司内部称其为“虚假消费”,网站对它的态度是坚决不允许。

  “我们前几天刚成立了监管部门,就是为了查这样操作‘虚假消费’的代理商和商家。”洪泉说,在网站上线两个月后,他和同事第一次发现有人利用网站的漏洞进行这样的虚假消费,“一开始我们也很惊讶,想不到中国人会这么聪明,这么快就发现了(漏洞)。”

  洪泉坦言,这是这类购物网站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几乎每家类似的网站都有同样的烦恼,而所有的管理都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就像有人吃饭开发票,本来500元的饭菜,他多给酒店一点钱,酒店给他开1000元的发票,报销以后他就赚了钱。大家都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很难进行监管。”

  网站称,虚假消费出了问题

  只能自认倒霉

  在洪泉看来,国家对此类购物网站,缺乏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如果有明确的条文和规定,我们当然会照章办事。”然而,在这个新型的消费模式里,网站对此的解决办法也只能靠自己摸索。

  洪泉把进行虚假消费的代理商与“消费者”称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我们是消费返利网站,他们这样做变成了一种投资行为,投资总是有风险的,就算出了问题,也只能自认倒霉,和我们公司没有任何关系。”洪泉说。

  虽然知道存在代理商与消费者进行虚假消费的行为,但是洪泉和他的同事从没接到过任何一起对于这一情况的“举报”,“要我们自己去了解情况,这太难了,受益的人自己肯定不会说出来的。”

  而对于确认查实的虚假消费,公司的态度比较明确,“已经有四五名代理商被我们解约,几个商家被取消了资格。”而对于参与其中想“以小换大”的消费者,吉付通则区别对待,“情节严重的,我们会封掉他们的账号,不再继续返利。”

  同行疑惑搞不懂他们是怎么做账的

  对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消费返利网站,金华一些从事传统电子商务的业内人士同样感到十分疑惑。

  一家虚拟物品交易网站的徐经理说,在他们公司,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在讨论、演示这种返利网站的经营模式。只是,即使是内行人,他们也完全弄不明白,明明看上去有一个巨大的资金漏洞,但这些网站看上去却活得很好,消费者趋之若鹜,完全抢了传统购物网站的风头。

  “他们的经营模式,也有其可取之处。我们最搞不懂的,是他们的账是怎么做的。”徐经理说,“前期必然会是快速膨胀的,这样能吸引到更多的人。但是当网站发展平稳以后,如果账目做不清,很容易就会出现问题。”

  而对于返利网站存在虚假交易这种现象,徐经理认为,网站方面肯定是知情,“而且,我觉得,他们肯定是默许这种事情发生,而且希望这样的代理商越来越多。只有这样,他们的网站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赚更多的钱。”

  虚假交易违法,存在很大风险

  如果说,购物返利的模式还是有实物作为交易对象,还可以用“商家让利”作为解释的话,这种“交4500元返3万元”一本万利的模式,看上去就有点像空中楼阁了。而这种做法,在其他消费返利网站的规则下,也完全行得通。

  那么,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对普通消费者有利,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这中间存在什么样的风险?

  律师:有非法集资的嫌疑

  浙江一剑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经济法学硕士章素诚:

  消费让利的模式并不难理解,事实上这就和你到实体店购物一样,你花了100元购买商品,店家送给你20元的抵金券,这20元的抵金券就是一种消费让利。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一般来说商家所能承受的让利数额都不会超过成本,也就是一件商品的本金,因为让得过多商家自己就亏了。

  而这家吉付通网站,甚至能给消费者6倍多的返利,这就有点夸张了。

  在掌握更详细资料之前,我无法直接认定这种情况是否违法,但总的来说,我觉得,这里面有代理商和网站以相互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掩盖非法集资这个事实的嫌疑。

  本来消费者、代理商和网站之间都是一种商品买卖关系,但很明显,现在这种关系根本不存在,只剩代理商和吉付通网站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事实上只是一种缴纳佣金性质的关系。

  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我认为代理商和网站之间存在一种限制,比如说,代理商在一定时间内的销售数额不能低于一定数额,这个最限额就是网站对代理商的限制。

  代理商可能为了完成这个最低限额,于是“虚构”交易并上报给网站,甚至从中分红。这或许就是代理商会把这种分钱的好处告诉消费者的原因之一。

  就投资来说,我个人强烈建议,市民要擦亮双眼,不要轻易被这种诱惑俘虏。哪怕一定要把钱交给代理商,也要仔细摸底,或者到工商查一查代理商的资质,或者了解一下这个代理商的诚信度。

  另外,要记得和代理商签订协议或合同。如有疑惑,可咨询相关法律人士。

  经济学家:虚假交易违法

  实际上,自从这种购物返利网站出现之始,专家学者对其也态度不一。有人认可这种模式,也有人觉得存在很大风险。但对于虚假交易,大家的看法几乎一致:这就是违法的。

  专门研究电子商务的浙师大老师黄海斌说,返利模式是一种创新,但此模式并不代表可以越过实际的商品交易。很明显,这种“4500换3万”的做法,就是虚假交易,肯定是违法的。

  而在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楼迎军看来,实物交易是这种模式的核心环节,应该交由第三方来监控。否则,很容易出问题。

  那么,虚假交易的风险究竟在哪里呢?

  “我知道有人是借钱来找代理商进行虚假消费的,要是有一天网站返还不出来了,这些消费者甚至会破产。而选择实物交易的消费者,最后即使没有钱返还了,至少还买到了东西,不算亏。”吉付通网站综合管理部经理洪泉说。

  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

  在金华,通过工商正式注册的类似消费返利网站共有十家。很明显,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种“一本万利”的消费当中,这类网站赚钱是显而易见的。

  以“万家购物”为例,2011年,“万家购物”的销售总额达到惊人的600亿元,全年累计缴税8000多万元。现在,它的日交易额达到了3亿元,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3倍!

  而吉付通创办不到一年,办公室地点也搬到了装修讲究的写字楼,其代理商已经遍布大半个中国。

  这种最早起源于美国的消费模式,却在中国、在金华这个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对此,吉付通内部人士的解释是,因为中国人多,且都喜欢“占便宜”。

  仅仅是因为人多吗?在采访过程,记者见到了太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投入到这个他们甚至根本无法理解网站里。

  谁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真的面对凭空跳出的诱惑时,能抵御的人又有几个?

  据记者的了解,直到今天,此类网站还没有明确的相关部门进行监管。虽然不少人可能会因此赚到钱,但可以预见的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源源不断地把钱投入进来。

  危机暂时没有出现,但暗潮已在涌动。

  今年,浙江省消保委连续接到消费者对“万家购物”网站的投诉电话,投诉者大多是在询问这家网站否合法。对此,消保委的回复是:提醒消费者暂时不要参与,等有关部门的调查结论。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超范围执业修补处女膜 兴宁门诊被吊销妇科执业许可

【新闻鲜晨多】5月11日:妻子随口问"你去过洗浴中心?" 丈夫先上吊后离家出走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张苗 葛跃进 编辑: 韩波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游戏宅男只因孩童吵闹打扰到他 滚水泼向无辜孩子
  • 游戏宅男只因孩童吵闹打扰到他 滚水泼向无辜孩子
  • 个人信息交易内幕:户籍车辆等信息打包最高卖8000
  • 舟山水产品交易中心已累计完成交易5122吨
  • 个人信息交易内幕:户籍、车辆等信息打包最高卖8000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