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最善良的儿媳妇"带着婆婆打工 带着婆婆嫁人
2012年05月15日 09:58:37

蒋小华为婆婆梳头。记者刘波摄

   浙江在线05月15日讯 昨天,在市妇联举行的世界家庭日主题活动上,记者获悉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妇女曾带着婆婆嫁人,后又带着80岁的婆婆,从四川绵阳来慈溪打工。这件事在慈溪当地传为美谈,人们称她为“慈溪最善良的儿媳妇”。

  在慈溪市第二砖瓦厂砖窑旁的简陋暂住房里,记者见到了那位“善良的儿媳妇”——蒋小华,她正牵着婆婆的手从阳台上走过,阳光洒在她们的脸上,两人流露出幸福的微笑。记者卢科霞通讯员傅奇丹

  前夫车祸身亡,公公病逝

  婆婆孤苦无依她不忍心离开

  24年前,当蒋小华还沉浸在准备当新娘子的喜悦中时,村里忽然有好心人来劝她:“你嫁的人家里有个傻婆婆,将来有你的苦头吃。”倔强的蒋小华回了一句:“那又有什么?”蒋小华说:“我是找对象的,又不是找婆婆的。那个时候,没有考虑会不会带来麻烦。”

  结婚后,蒋小华把婆婆当亲娘,从未与婆婆红过脸、吵过架,婆婆有时候脑子迷糊,不会做家务,蒋小华就揽下家中所有事务。

  平静的日子过了10年多,外出打工的丈夫赖某提出了离婚。伤心过后,蒋小华准备离开赖家。可是这时,公公因病去世。紧接着,赖某也因车祸意外亡故,家里只剩下婆婆一个人。看着孤苦无依的婆婆,蒋小华怎么也挪不动脚步。

  蒋小华说:“没人照顾她,她一个人,死了怎么办?”

  赖某不幸去世,婆婆整天坐在家里以泪洗面。为了使婆婆尽早从忧伤中解脱出来,蒋小华一有空就陪婆婆说话,悉心照顾老人的生活。想到婆婆如今孤苦无依,加上回想起婆婆平日对自己的好,蒋小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好好侍候婆婆,让她安心度过下半辈子。

  蒋小华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她每日三餐都尽量做婆婆爱吃的饭菜,给婆婆讲社会上的新鲜事,陪她看电视,安慰鼓励老人。婆婆在她的悉心照顾下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再婚时提出“苛刻”要求

  “与我结婚必须接受我的婆婆”

  同村有个叫杜德宽的男人,被蒋小华的善良举动深深地打动了。交往几年之后,杜德宽向蒋小华求婚。当杜德宽提出结婚时,蒋小华提出唯一的“苛刻”条件:要与她结婚,就必须接受她的婆婆。

  蒋小华对杜德宽说:“婆婆丧夫,唯一的儿子也没了。我现在是唯一可以照顾她的人,不能抛下她不管,想好好照顾婆婆的下半辈子。”

  蒋小华这几句话,不仅没让杜德宽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娶蒋小华的决心,因为他觉得,这么孝顺的人,心眼肯定不会坏。

  2006年,蒋小华、杜德宽夫妻俩决定到慈溪打工。因无法照顾老人,她将婆婆托付给杜德宽的哥哥,自己支付赡养费。在外打工期间,蒋小华心里一直惦记着婆婆,经常打电话给婆婆嘘寒问暖,并时不时寄点衣物、食品回家。

  婆婆生病,她陪了两个月

  “还是由我来照顾才让人放心”

  2009年农历11月的一个夜晚,蒋小华的手机突然响了。她的心头一紧:“不会是婆婆出事了吧?”果然,婆婆病了。

  蒋小华火急火燎得赶到家里,脚还没迈进家门,一声“婆婆”先喊出口。可也怪了,这一喊,婆婆竟然从床上坐了起来。

  蒋小华说:“当时婆婆好像马上清醒了,她说你回家啦,我说回家了。然后,她抱着我说,她肚子疼。”

  看到婆婆消瘦多了,蒋小华的心里疼得难受。蒋小华在老家陪婆婆做了身体检查,看病。两个月后,她陪着婆婆把病养好后,决心把婆婆带在身边,再也不离开了。

  蒋小华说:“婆婆太苦了。考虑到哥哥嫂嫂白天都外出工作,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老人,还是我带在身边放心点。” 

  婆婆夸她比亲生孩子还亲

  3年前她带着婆婆来慈溪打工

  蒋小华带着婆婆来到慈溪市第二砖瓦厂打工,这样的孝心故事感动了厂里有关负责人和同事们,他们特意腾出了一间空闲宿舍让她安顿婆婆。

  从2009年至今,蒋小华每天重复着三部曲:早晨起床做好饭,给婆婆穿戴梳洗,然后出去务工;中午赶回家里做饭,安顿好老人后再去上班;晚上回家,为老人做饭,给老人泡脚、擦洗身子。

  如今,丈夫、儿子都在砖瓦厂里打工,一起居住在工厂宿舍里,在三个人精心照料下,老人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蒋小华说:“现在婆婆最喜欢逛街,我给她点零钱,她很开心。”

  蒋小华说起丈夫来,也一脸赞扬:“他对我婆婆很好的,婆婆说早上不想喝粥,想吃汤圆,他起一大早就为婆婆买来了。”

  婆婆梁玉琼对记者说:“我这个儿媳好啊,比我亲生的孩子还亲!”蒋小华一听又乐了,说:“只要有人来看她,她说来说去就这句。”

  对于婆婆的夸奖,蒋小华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对老人的理解和尊重:“其实,我做的都很普通,让老人安享晚年,是小辈应该做的。” 

  【记者手记】

  砖窑旁那个温暖的家

  蒋小华一家都住在砖窑边一幢老旧的楼房里,厂里为了照顾他们一家,把二楼两间房都给了他们。我们走过一段泥泞的小路,穿过砖窑才找到她的家,室内陈列简单,只有一张床、一台电视机。隔壁厨房里,蒋小华的儿子正在切辣椒,叫唤:“妈妈,你来做菜,奶奶爱吃你做的。”蹲在阳台边正和婆婆聊天的蒋小华应声而去,一会儿,飘出了麻辣的油烟味。

  采访时,不可避免地要问及蒋小华经历过的苦难——2004年前夫亡故、2008年汶川地震受灾。我问得小心翼翼,深怕触及她的伤痛。但她却一脸洒脱,很自然地如实相告,而且诉说中透着一股“生活将更美好”的自信。这份乐观很能感染人,一旁的婆婆虽然听不懂我们的对话,但看到儿媳妇的神情,她也开心地笑着。

  我说:“蒋大姐,你婆婆和你生活在一起很开心的。”蒋小华笑了:“她在我身边,我放心。”

  采访回来时,有位同行听到这个故事,问我:“她为什么要带着前婆婆来打工?”我说:“婆婆没有人照顾,她放心不下。”同行很顺口地接了一句:“不能送社会福利院么?”

  那位同行想到的,可能是我们普通人都会做的选择。但把前婆婆作为孤寡老人推向社会,蒋小华从来都没有想过。一开始出来打工时,她把婆婆交给了现在丈夫的哥哥照顾,蒋小华每月给赡养费。后来,婆婆病了,蒋小华不放心,就带着一起来打工。我问蒋小华:“你犹豫过吗?”她想也没想,脱口而出说:“这还用多想?她是我婆婆,天经地义的。”

  自古就有婆媳不和的“传说”,把婆婆当作亲生母亲,改嫁时也带着,出来打工也带着,阳光下,风雨路,一起走,一起生活,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能做到?

  蒋小华是一个很普通的四川农村妇女,她不会说豪言壮语,也不会煽情作秀。从蒋小华这些纯朴的言行中,究竟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启迪了什么?

  蒋小华对婆婆的孝,不是那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愚孝,剔除了传统孝道的糟粕,取其了“养亲”、“敬亲”等普世价值的精华,这样的不放弃不抛弃,让人们倍觉温暖。真正的爱,往往是最无私的,也是最温暖人心的。

  当然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个可敬的男人,那就是能将这对婆媳带回家的杜德宽,他也让我们领悟到爱的另一层含义——包容。

  (东南商报 卢科霞)

  
来源: 中国宁波网 作者: 编辑: 沈正玺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阳丽平:从打工妹到新居民的“娘家人”
  • 农业生产者老龄化 年轻人宁愿打工不愿做菜农
  • 3年打30多份工 大三女生:“妈妈,我长大了”
  • 九年寒暑,照顾瘫痪婆婆无怨无悔现奇迹
  • 随父母来衢打工彝族女孩奇怪眼病引起新华网关注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