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塘特色民宿
西塘人家的旅游富民账
“活着的千年古镇”是西塘的宣传语,相对于某些古镇越来越老龄化和公司化的趋势,西塘的活力在不断穿梭的游人背后依旧活跃。几乎每个自由行来感受活着的西塘的人都会早早地订一间临水的当地客栈,和主人聊聊家常感受下这古镇的悠然节奏。
时间倒回到13年前的1999年,那时还没有人想要把房子建成客栈给游客住。“那时候我们把石皮弄里的一幢房子改建成了客栈,然后打出‘做一天西塘人’的宣传语,这其实是西塘的第一家客栈。”说起这第一家公家客栈,怀红霞依旧为当时大胆的创新举动自豪不已。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这家客栈最后几易其主,但是创新的客栈生意大门却就此打开。2008年西塘的客栈数量出现了井喷。聪明的西塘人把自己的老房子装修翻建成客栈,有些通过网络有些通过口碑相传,如今全镇458多家客栈让1999年的“做一天西塘人”在不知不觉中实现。
2007-2011西塘景区接待游客数与相关旅游收入表
| 年份 | 接待游客(万人次) | 旅游相关收入(万元) | 
| 2007 | 135.73 | 14321.60 | 
| 2008 | 161.51 | 19122.24 | 
| 2009 | 198.52 | 24082.64 | 
| 2010 | 269.07 | 32316.64 | 
| 2011 | 334.41 | 40804.88 | 
除了已经颇具规模的西塘客栈,西塘的餐饮也是几个古镇里最有特色的。从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钱塘人家”到繁华巷弄的“又一村”饭店,还有桥头的老头豆腐花,西塘芡实糕,阿牛粉蒸肉……西塘的巷陌弄口是烟火气的,因为不断飘出的各种香味、吆喝声和飘过来的热情眼神,就光是这一瞬的感受就让你的眼耳口鼻都沉浸在这人情味十足的古镇里头了,更别说再更多时间的厮守。
以前的西塘人家,每户人家都会有经商的人;而如今的西塘人家,每户人家必然有从事和旅游相关的人。1997年到2012年,16年的旅游开发,不仅让西塘这个嘉善小镇位列浙北三大古镇之列,带来的品牌效应也让当地受益匪浅:打着“西塘”品牌的农副产品总是卖得特别好;旅游景区的建设让古镇的基础设施配套也得到提升;越来越好的景区建设有进一步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口碑相传的西塘美誉又创造了更多的西塘旅游的就业机会,让西塘人家有了更殷实的家底。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