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藏明代嘉靖年间的《威远城图》,招宝山上有一座塔。
现在的招宝山鳌柱塔。
浙江在线05月16日讯 民间传言,镇海招宝山上的鳌柱塔古已有之,但文史专家却找不到相关文献记载。招宝山上究竟有没有鳌柱塔?一时扑朔迷离。(5月9日,本报N5版《鳌柱塔身世成谜》)
昨天,镇海文管会的专家们给记者发来消息,他们在天一阁查史料,在明代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出版的《宁波府志》中,发现了一张《威远城图》,图上威远城内赫然立着一座小塔。
文管会专家表示,这说明明代招宝山上是有塔的,至于是否鳌柱塔,还有待商榷,因为尚未发现此塔建造及名称记载,他们推测,可能当时宝塔规模很小,或者未正式定名,因此史料中很难找到。
嘉靖年间的招宝山上有塔
本报稿件见报后,镇海文管会的文史专家们一直在文献资料中搜寻鳌柱塔的蛛丝马迹。5月14日,文史专家们终于有了发现。
天一阁一本明代嘉靖39年(1560年)的《宁波府志》,收录了招宝山威远城的一张木版画,画中威远城城墙内,赫然立着一座小塔。图上没有标注小塔名称,隔着甬江,遥遥对望的竹山堠也有一座小塔状的建筑。但文史专家们判断,从竹山小塔的绘法看,更像一座灯塔。
《宁波府志》中记载着这么一段话:“山如戴鳌环负,城堡为河图状,议者谓于山巅及竹山,对建两塔。耸矗霄汉。金塘三仙人峰,屏列森秀,则天启图书之丽。益有以阐人文之盛,而才贤辈出为邦家之光。盖不特修饬武业,亦以敷殚文教。是有待而为者也。”
文保人员说,这段记载清晰描述了当时的招宝山、甬江口风光。文中说,当时有人提议在山顶和对岸各建造两塔,与金塘一带的山峰相映成辉。按照修志规则:有则添之,无则待之。因此,招宝山上的宝塔确实存在。
招宝山小塔是否鳌柱塔,仍有待商榷 但木版画中的这座小塔,是否就是鳌柱塔? 文管会专家们说,这点有待商榷,因为遍寻史料,均无鳌柱塔建造记录或名称记载。可能当时宝塔规模小,或是未正式定名。 不过,镇海另一名文史专家严水孚提出了不同看法。这两天,他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浙江古旧地图集》中找到了复印版《宁波府志》威远城图,这张图与天一阁收藏的一模一样。严水孚怀疑,这座小塔便是鳌柱塔的前身。 严水孚说,威远城修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镇守浙江都督郭钦在招宝山上立碑“鳌柱插天”,这“鳌柱”不就是鳌柱塔?试想,招宝山峰顶平平,何来插天景象? 严水孚说,很有可能,这座塔在前清时仍然存在。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镇海知县唐鸿举编纂《镇海县志》,对招宝十二胜景进行归纳,第一景便是“鳌柱插天”,说明当时宝塔依旧存在,并非杜撰。
- 雷峰塔十年·感恩系列活动 中外摄影家聚焦雷峰塔
- 女子爬上40米高压电塔欲轻生 义乌消防6小时救援
- 招宝山鳌柱塔身世成谜 传塔为古迹却无文献记载
- 宁波大嵩明代海防城墙又遭损毁 文保部门:施工暂停
- 湖州:这里何以热衷“道德灯塔”建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