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技术,能否破解舟山海水淡化产业困局?
“世界500强企业”西班牙ACS集团日前在我市调研了海水淡化业现状,他们对于舟山这块全新的海洋经济热土表示出强烈的投资倾向。那么,ACS集团投资舟山海水淡化产业,是否能打破舟山目前的产业僵局呢?这个谜底,或许能从他们投资其他国家的海水淡化产业中管窥一斑。
记者从ACS集团下属公司Cobra的首席执行官Fernandez处得知,Cobra下属的公司Tedagua是全球知名的专业从事海水淡化的公司,在全球建设和运营众多海水淡化工厂。
其中在非洲阿尔及利亚建造的一座规模达到22万吨/日的海水淡化基地,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海水脱盐工厂之一。据介绍,该厂可以满足阿尔及利亚两个大区约75万人口的用水需求,每年收入超过400万美元。而在舟山,海水淡化产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Tedagua投资建造的另一个海水淡化厂——穆尔西亚(西班牙)日产饮用水7.2万吨。在该项目中,为了应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原水水质变化情况,这家工厂配备了最苛刻的前端处理装置,包括混凝—絮凝设备、溶气浮选设备、活性炭过滤器、环和超滤过滤器等。
舟山海域海水含沙量大是我市海水淡化技术难题之一,而该公司恰恰在水质处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Fer-nandez表示,解决这个技术难题并不难。
海水利用衍生品,蕴藏巨大利益潜能
海水淡化过程中一般会产生40%左右的浓海水,以往它们大多被直接排放到深海里。但是大量排放会改变区域海水浓度,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生长,对近海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其实浓海水中也蕴含了相当高的经济价值。浙江海洋开发研究院工程师张海春告诉记者,六横海水淡化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日产淡水2万吨,生成的浓海水则为3万吨。而六横目前有600亩盐田,完全可以利用浓海水来制盐,浓海水含盐量比普通海水要高出一倍,可以减少晒盐时间、晒盐池的占地面积,从而大大降低盐田制盐的成本。当然,这里还有许多复杂的技术需要解决,一旦技术“瓶颈”被攻克,淡化海水产生的浓海水就可由制盐企业来“消化”。这样一来,浓海水不但可以变废为宝,还能给制盐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海水淡化企业在解决浓海水排放难题后,将使这个产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业经济。
此外,随着膜技术在海水淡化方面的成熟与推广,在这项技术上拥有成果的公司,将拥有全国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了解,目前膜技术逐渐体现出其广泛的适用性:天津海水淡化所使用膜技术在山东帮助当地企业从浓缩液中提取氯化氨,一边产淡水,另一边滚出白色的化肥球,效益不错;在西安,用膜技术给某兵工厂生产炸药的废水做后期处理,产出的复合肥提供给当地老百姓种西瓜,既解决了兵工厂污水处理的老大难问题,还创造了经济效益。
海水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组成,除了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还涉及到海水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即从海水里提取化学元素、化学品和深加工的过程。海水利用衍生品蕴含的利益潜能绝对不容忽视。
- 舟山海关党员——小分队登船办事
- 舟山500年古树会不会枯萎? 古樟树下建起了小公园
- 舟山海关党员——“驻厂服务小分队”登船办事
- 浙江:院士专家将"抱团"赴舟山服务海洋经济
- 舟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兵网聊"平安舟山"建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