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0日讯 死亡的阴影终于没有那么近了,徐朝辉开朗了许多。
徐朝辉,今年28岁,来自温岭。两个多月前,他唯一的姐姐走了,年仅30岁;妈妈也在38岁的时候离开了他们。他们一家四口,除了爸爸,其余三人均患上非常罕见的黑斑息肉症。
姐姐走的时候,捐献了眼角膜和遗体。生前最大的遗愿是:谁能帮帮弟弟,起码请杭州大医院的医生给看看,起码让他活到30岁。
感动于姐姐的义举,早报记者帮忙联系了浙医二院消化内科潘文胜主任医师(详见早报3月10日7版《他能否摆脱家族遗传病的魔咒?》)。
上周三,朝辉在潘文胜的帮助下,接受息肉摘除术。手术很顺利,朝辉于周三顺利出院。
“我很幸运,有这么多人在帮助我。但还有不少像我一样的患者,正经历着绝望与无助。”朝辉在加入全国黑斑息肉症患者QQ群后,对该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与了解这个病种与群体。
故事
两个多月前的3月9日傍晚6点多,徐朝辉风尘仆仆地从温岭赶到杭州,同行的还有他年仅30岁的姐姐徐超超的遗体。一天前,姐姐因为黑斑息肉症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离世前,捐献了眼角膜和遗体。
“姐姐走了,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30岁。”朝辉说完这句话,就不想过多地谈论病情。只是在浙医二院见到潘文胜医生时,撩起衣服下摆,露出腹部长长的刀疤,这是九年前一次开腹手术留下的痕迹。
黑斑息肉症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以至于让这么年轻的壮小伙轻言生死?
从病名上,就可以看出这个疾病的一些特征,黑斑,长在身体以及粘膜上,有各种各样的黑斑,对于女性患者来说,影响容貌,而真正致命的是体内的息肉。
这些息肉广泛分布在体内的消化系统,医学界原本觉得这些息肉是良性的,但后来发现,息肉存在癌变的可能,而且即使不癌变,也会因为不断生长的息肉,造成消化系统内梗阻。唯一的办法是反复开腹切除,最终不是死于梗阻就是因为反复开腹身体失去耐受,只能坐等死亡。
至今为止,这个疾病还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
姐姐的去世,给朝辉心中留下了阴影,直到上周三,他被推进手术室,潘医生用了2个多小时,没有开腹,用小肠镜摘除了胃部、十二指肠和小肠上端的40多颗息肉。麻醉复苏后,朝辉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前天,再次和记者谈论疾病时,他的语调中带着一丝愉悦,这是一种摆脱死亡的愉悦,他看到了希望。更大的鼓舞是,医生说,再接受3到4次手术后,他有望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当地好心人也为他募捐了10万余元的手术费,使这个因病而负债累累的家庭,有了治病的底气。
“我想我能活到30岁。”朝辉笑着说。
被爱心围绕着的朝辉
在离朝辉不远的病房里,也住着一名黑斑息肉症患者:来自江西上饶的小何。朝辉就是通过小何,加入全国黑斑息肉症QQ群的,这个群里有21名群友来自浙江,朝辉的手术在群里引起关注。
“我们这个群最早是广东一名医生建立的,当时她设立这个群是为了从基因上研究这个疾病的原因,现在她已经出国进修去了,这个群基本上是病友们自发在管理。”小何说,他和早报很有缘,去年4月份,就是通过我们的报道,知道了潘文胜医生,和老乡小金一起来到浙江,找到潘医生用不开腹的办法,摘除体内的息肉。
提起小金,小何有些感慨,小金比他小一岁,如果活到现在的话,应该29岁了,但是他没有坚持下来。因为在遇到潘医生之前,小金到处寻医,动过手术,摘除过息肉。手术给他留下了身体上的疤痕,但是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担忧。
小金在群里被称为“药罐子”派,因为不想再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手术,小金放弃了手术摘除。他和群友说:“手术没有意义,息肉摘除了又长,长了再摘,太痛苦了,我还是吃中药吧。”小金喝了大量的中药,但是最终没有阻挡住病情的发展,在辗转找到潘医生时,已经太晚。去年9月份,还没有走到30岁,他就走了。
小金的离开,给小何很大冲击,他非常担心自己,也担心群里的群友。
亲眼目睹病友从身边离去的小何
“背上口粮/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为自己/找一处墓地/为自己/树起犹胜于蓝的口碑/刻上墓碑/整个世界/在此刻安静下来/落漠/值得纪念的落漠/值得用一生去纪念去祭奠的落漠……”这句诗出自黑斑息肉症QQ群管理员小邵的笔下,疾病使得小邵被迫放弃诗人的梦想,整天混迹在民工队伍里,只有在空闲下来、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两句。
2001年,小邵开始找第一份工作,当时是上海一家显像管厂到他所在的学校招工,各项考核以及技能操作他都很优秀,但是在最后一道面试关的时候,他被刷下了,原因就是他身上明显的黑斑,主考官担心是血液病,会给企业带来负担。
之后,他还到饭店、食品公司等多个单位应聘过,但是都被拒绝了,因为他无法说明自己到底得的是什么病,许多不明真相的招聘者还担心会传染。
“当时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因为没有明显的不适,只是记得小的时候,6岁半的时候吧,爸爸带我到县城里做过两次肠的切除手术,不过没人能说明白这是什么病。”小邵说,找工作屡屡碰壁后,他开始转而到建筑工地上干活,他心里其实隐隐有些不甘,从小他的语文就特别好,曾经的梦想就是能做文字工作,遗憾的是这个愿望再也无法实现了。
放弃了诗人梦想的群管理员小邵
“我害怕和穿西装的人接触,被歧视得太多了,反而是和民工在一起很坦然,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因为我的黑斑而歧视我。”小邵说,直到2006年他才知道自己得的是黑斑息肉症,加入QQ群,成为管理员,每当看到群友们抱怨社会上的不公时,他会说一些自己的经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打零工的生活状态是群里许多群友的写照,因为时不时要去做手术,很少有人能有一份固定长久的工作,经济拮据是普遍的情况。
“我对未来有过很多设想,但是群友们意见不一,特别是当我说要邀请更多的社会力量介入这个群的时候,遭到了群友的激烈反对,觉得这样的举动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我很矛盾。”小邵说,他希望自己这个群体的现状能够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也设想能够组建一个民间团体,吸引社会力量,关心这个群体中的弱者。
“许多人都才20多岁,许多人都担心活不长,还有一些人通过激光点痣的办法掩盖黑斑,以便能顺利结婚;结婚生孩子后又担心这个疾病会不会遗传给小孩,有太多的担忧。”小邵说,自己所在的群只是目前全国病友的冰山一角,许多人因为没有明显的不适,至今还没有意识到疾病已靠近。
纵深
只是冰山一角的黑斑息肉症群体
这个群号为19520041的QQ群创建于2002年,从最初的20多名群友,逐渐增加为200多号人,来自全国各地,每一个群友都是黑斑息肉症患者,关于这个疾病的治疗是群里讨论最多的话题。
“药罐子”派、“保健品”派、“手术”派、“疯狂发帖”派……每一种派别都透露着群友们对疾病的焦虑和期望,每当群内某一个群友的QQ号永久性不上线后,这种讨论就会更加热烈。
“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很正常,为什么说黑斑息肉症是世界难题呢?因为目前为止,还没有研发出一种能够抑制这种息肉生长的药物出现,而且关于息肉癌变的机理也不清楚,摘除息肉的办法也有许多,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开腹。我们在尝试的是用小肠镜和胃镜配合不开刀摘除的办法,但是这个办法也有局限,仅仅局限于那些没有开腹过的人,如果开腹,就会因为手术粘连而存在摘除的盲区。”潘文胜医生说,这个群体确实需要社会上更多的关注。
- 绝望的父母领着儿子去做手术 术后一家人都后悔了
- 绝望父母领着精神病儿子去开颅 术后都后悔了
- 绝望父母领着精神病儿子去开颅 术后一家人都后悔了
- 孩子发皮疹不要以为都是过敏 有可能是内科疾病
- 刚做完手术闹着要出院 护士劝说激动的伤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