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2日讯 昨天下午,李惠利医院脑卒中筛查门诊开诊。这是我市首家针对脑卒中开展专项筛查,并就高危人群实行分级干预的专病门诊。医生建议患有三高症的、打鼾的(即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嗜烟酒的、高脂饮食的以及直系亲属中有过脑卒中或心脏病史的市民去做进一步的筛查,以更好地规避脑卒中风险。
脑卒中,发生了往往就晚了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凡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或结构损害的疾病都可以称为脑卒中。所以,脑卒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在所有脑血管病中,脑卒中是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一种。脑卒中包括脑梗塞和脑出血,70%至80%的脑血管病由脑梗塞引起,脑出血的死亡率高达30%至50%,“脑卒中,发生了往往就晚了。”
宁波市疾控中心发布的《2011年宁波市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监测报告》显示,脑血管病居我市居民死因第2位,仅次于恶性肿瘤。2011年全年,每10万人中就有109.15人因脑血管病死亡,其中男性111.29人,女性107.01人。
在李惠利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脑卒中病人常年占到住院病人的一半以上,待病情稍缓,他们就回家休养或住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新发病人则以平均每天3至4个的速度住进来,病房里始终没有一张空床。
脑梗塞发生后的3小时是抢救关键期。这时候进行溶栓治疗,脑损伤仍是可逆的,大部分脑功能有望保全。3小时至4.5小时之间,开展溶栓治疗的风险会加大,效果会变差,病人很可能留下肢体残疾、失语等后遗症。超过4.5小时,溶栓治疗的意义就不大了,病灶处的脑损伤已经不可逆,只能尽量让周边脑组织少受牵连。
将重心从治疗转移到预防
脑卒中筛查门诊初定于每周一和周三下午开诊,考虑到潜在的病人数量可能比想象中更为庞大,不久也可能成为每天都有的常规门诊。
在这里,市民需要填写一份《脑卒中筛查信息表》。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赵嘉林说,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有8项,分别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房颤或其他心脏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直系亲属有脑卒中或心脏病、吸烟、酗酒等,“有两三项符合的,就要引起重视了。”
后续筛查则包括既往心脑血管病史、血生化检查、神经系统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及多普勒检查等。确诊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市民将接受包括生活指导、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调脂治疗、血糖控制等一系列脑卒中干预措施。
赵医生透露,脑卒中筛查工作也将在各县(市)区铺开。今年下半年,李惠利医院神经内科将与部分区级医院相关科室开展合作,动员街道、社区的力量,进行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并将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建立健康档案,争取在十二五期间,逐步降低我市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