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妇联发展部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 新华社
浙江在线05月23日讯 绍兴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的负责人董先生感觉从去年7月开始,生意越来越难做:“今年企业不大好,招工比较少……很多企业在维持,生意很差,订单比较少。”在浙江,和董先生有同感的企业主还有不少。
而近日,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新浪网教育频道共同发布的《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就业压力降至4年来最低点,坚决拒绝基层等艰苦岗位的大学生比例逐年减少。
此报告一出,立即在网上引起了反响。有人赞同,认为“此调查内容和结果都比较客观,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认为“参考意义不大,因为地方差异性很大”。
就业压力下降?未必
据《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今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指数达到4年以来的最低点。
连续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大学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2010年明显下降,2011年略有回升,但仍然明显低于2009年的压力值,而2012年又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并达到4年来的相对最低点。
而记者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了解到的情况,与该结论有所不同,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并不小。
浙江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黄老师表示,经济决定就业,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受到经济环境影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不太好。今年来校招聘的企业数和岗位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2010年受益4万亿投资拉动,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就业情况还是比较好的。而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经济形势出现了反复,国内企业对此已有感受,其中制造业的感受是最深的。”
浙江工商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的浦老师也说,虽然到现在为止,就业率与去年差不多,但预计今年的就业形势会慢慢吃紧,这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影响,特别是民营的企业招工少了。如光伏行业去年招几百人,今年招得少,甚至基本不招;还有家电行业,用工需求减少。因为房子卖不动了,房地产行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在上升;国有垄断行业的用工需求没减少,反而在增加。
另一所高校毕业指导中心的程老师也表示,今年学校就业工作启动早,投入力度很大,就业速度比往年快点,但压力确实很大。今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比前几年还要严峻点。前几年,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学生就业不用担心,今年用工需求大量减少,上门的企业数量明显不如往年。以前开就业方面的座谈会时,工科类学院老师的表情比较轻松,今年老师的表情没以前轻松了。
期待月薪普遍降低
在2010年调查中,基于就业压力,甚至出现了近两成大学生能容忍“零月薪”的情况。而去年,因物价上涨过快,一些大学生的主观愿望可能也有些偏离现实,有的被调查者期望拿到上万元月薪。
而今年,就业报告显示,本硕博期望月薪比去年普降1000元至3000元,更趋于合理,主要分布在3000至5000元范围。其中,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期望月薪依次为2890元、3480元、4840元、7160元。进一步分析发现,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以“个人发展机会”作为选择工作地点的主要标准。
对此,黄老师说,大部分学生对薪资的要求还是比较理性的,学校在引导学生就业方面也指出,薪水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性,以及如何和企业、单位的发展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
“现在的学生也很注重就业质量,发展空间好但薪水不高的企业,可能比高薪但发展空间有限的企业,对学生来说更具有诱惑力。”
浦老师也告诉记者,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薪水是第一要求,但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又更看重发展空间。可以说,学历越高,对发展空间越加看重。
选择家门口就业的大学生在增多
在《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中还可以看出,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以一线城市即直辖市作为首选的大学生比例进一步下降,“逃离北上广”的趋势愈加明显。
报告显示,去年,约有1/5的大学生首选到一线城市工作;今年该比例下降至14.4%。相对地,以二线城市(即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作为首选的比例在上升,达到了55%。
记者从浙江几所高校了解到的情况看,从近几年的统计来看,留杭工作的大学生比例在逐年下降。
程老师说,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看,留杭工作的学生比例整体上在缓慢下降(这里是大杭州概念)。现在的学生比较愿意回老家去工作,因为大城市压力大,生活成本高,工作难找,有些家长也不愿意孩子离家太远。家乡周边的二三线城市越来越受欢迎,回家乡工作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既离家近,考家乡的事业单位可能也较为方便。
记者获悉,杭州一些高校在引导上,也提倡学生多元化发展,希望学生能去全国各地就业,到基层去锻炼,告诉学生基层也有很多机会。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调查中,在是否愿意“去基层等艰苦岗位工作”这一选项上,明确表示不愿意去基层求职的只占18.4%,“愿意”的为35.4%,“可以考虑”的比例为46.3%。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介绍,尽管明确选择“愿意”去基层岗位就业的人群比例并没有太大变化,表示“可以考虑”的人群比例在逐年上升。
- [南海网]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不支持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
- 宁波死因报告:中年男人压力大死亡率高出女性一倍多
- 湖州大学生村官;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翼助飞
- 让梦想照进现实 24岁男孩演绎“魔幻人生”
- 丽水回乡大学生创业开电脑绣花店 绣花产品市场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