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4日讯 78岁的王芝兰阿姨亲自送了3趟书,15岁的陈宣伊把小学时的课外书全捐了出来,有时几个小时里询问流动图书馆进展情况的电话有20多通——
衢州日报开始为山区以及偏远地区的孩子发起了捐书活动后,来捐书的热心读者络绎不绝。截至4月中旬,我们收到了近7000册图书,于是决定建立流动图书馆,更好地与需要者分享阅读的乐趣。此后,记者几乎天天都能接到相关的电话,最多时数个小时里记者接到询问流动图书馆进展情况的电话竟达20多通。
我们提出“捐献一本书”的建议后,收到的回应常常出乎我们的意料。
在此,要再次感谢华茂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他们捐出的5000余册的图书,1000册送往了衢江四小,1000册送去了柯城区阳光小学,剩下的3000册捐给了我们的流动图书馆。不仅如此,他们还邀请了这些学校的学生走进华茂外国语学校分享更多关于阅读、关于读书的乐趣。
令记者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叫王芝兰的阿姨。今年78岁了,家住巨化,4月份,她3次将25本书送到了流动图书馆。王阿姨不让记者拍照,她说:“孩子们要看书,我不过送点书,你千万别拍。”看记者把相机放起来,她才说,“我以前看到有人需要书也送的,不光是你们。”
王阿姨捐赠的书一些来自于外孙、外孙女从前的课外读物,还有一些是她从别人那里买的二手书,“不过给孩子们读是够用的,都不是很旧的。”记者看见,她捐出的书有名人访谈类的,也有《鲁迅全集》。
15岁的陈宣伊正在读初二,“他很爱买书的,家里的书柜都要放不下了。”陪陈宣伊一起来捐书的林女士告诉记者,“我是他小姨,因为他是龙游人又在衢州读书,所以平时就住我家。”林女士说,她从报纸上看到了衢州日报建立流动图书馆的消息就告诉了陈宣伊。“他那个周末就回了龙游自己家,整理出了很多课外读物。”陈宣伊也告诉记者,捐出的这些书全是自己曾经用过的,“当废品卖的话也太可惜了,捐出来给需要的人更有价值吧。”
除了王阿姨和小宣伊,在坊门街开店的刘老板也将儿子的一些旧课本送了过来,他还买了一些新的文具。市人民医院的陈女士也打过好多次电话询问流动图书馆的进展情况,希望到时能带着孩子一起来参加活动。
……
关于捐书的感人故事真是很多,本报96811的工作人员也接到了不少电话,还有读者捐了一台复读机。再过几天,96811爱心流动图书馆就要开馆了,我们会将大家的爱心一点点传递下去,让阅读的喜悦不断蔓延……
两个多月来,许多读者看到本报发出的“为孩子捐献一本书”的活动后,纷纷捐出自己喜爱的图书,目前已经收到热心单位和市民的捐书1万余册。捐书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有市民提出是否可以扩大流动图书馆的捐书种类,让更多人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为了方便市民捐赠图书,衢州日报社报业大楼一楼96811公众服务中心大厅,以及全市1300多家“左邻右舍”便利店,都将是我们的“爱心捐书点”。“爱心捐书点”由96811爱心联盟志愿者负责登记收书。
分享阅读的快乐,我们期待更多热心市民的参与!衢州日报96811公众服务中心“爱心捐书点”电话:96811(24小时热线)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