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收缴的丝鳞网困住了不少鱼,大的丝鳞网长达两百米。邱敏泽摄
浙江在线05月24日讯 5月23日凌晨3时50分,珊溪水利枢纽水源保护管理委员会37名执法人员,乘坐4艘执法快艇,兵分四路,在珊溪水库的不同水域开展夜间执法,突击查处库区内的非法捕捞行为。
4时35分,记者乘坐的4号执法船,在松坑水域的一个隐蔽角落里发现了4副地笼网,它们通过细小的绳子固定在岸边。如果没有经验,这些藏匿水下的地笼网很难被发现。在一副长15米的地笼网里,30多尾拇指大小的鱼苗被困住,放生后,部分鱼苗还是翻了白肚皮。“地笼网里面放了酒糟,专捕小鱼小虾,以前一网上来有五六十斤呢。这些都是昨天下午刚刚放下去的,被捕的鱼还不多。”现场执法人员介绍说。经4小时巡逻,联合执法队共缴获8副丝鳞网、100多副地笼网,并拆解了一艘“三无”竹筏。
类似这样的夜间突查,已是库区开展联合执法满月的第三次。“连续一个月的联合执法,非法捕捞的行为明显减少。”珊溪水利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振勇说。上月23日,水利、港航、环保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珊溪水源保护属地联合执法办公室,常驻库区开展长期化、常规化的属地联合执法,负责查处库区涉及渔业、水污染、水上交通、畜禽养殖等方面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收缴地笼网近800副、丝鳞网近100副,警告教育非法船主26次。
“估计目前珊溪水库内鲢鱼、鳙鱼的保有量不过100吨,这远不能满足水质净化的要求。如果保养量不足,就可能爆发蓝藻灾害。”王振勇介绍说,珊溪水库担负着我市5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投放的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是库区的“清洁卫士”,一头鲢鱼长一公斤肉,要吃食20公斤藻类,对水质的净化有很大的作用。由于非法捕捞的利益驱使,加上周边渔民的水质保护意识不强,渔民常常与执法人员发生纠纷,且部分渔民夜间出来“打游击”,这些都加大了执法难度,造成水库内非法捕捞屡禁不止。
为让市民饮水更安全,该管委会将全面实施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生活垃圾治理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主要支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水源地水质自动在线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同时,通过滤食性鱼类投放和三年封库管理,确保到2015年水库鲢鱼、鳙鱼生物量保持在800吨左右,逐步修复水库水体生态平衡。
- [天山网]全国网络媒体采风团走访民营经济发源地温州
- [中国江苏网]民营经济转型发展 温州模式呈现新突破
- [华龙网]网媒走进温州正泰集团 廖毅:正泰坚守自主品牌
- [和讯]华峰林建一:温州金改纠结于三层利益 等待政策明朗
- [南海网]温州民企发展之路:从家庭小作坊到“民企大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