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30日讯 一捧家乡的黄土,几袋丈亭的特产糕点,今天,方策烈士家属一行6人,将启程飞赴辽宁省丹东市,计划明天到方策烈士墓前讲述家人62年的思念。
本报记者将陪同方家人,全程报道祭扫过程。请关注本报新浪官方微博“@钱报宁波城事”。
家乡的黄土一定要带上
62年没有方策消息的家人,通过本报报道,得知方策烈士长眠在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烈士陵园,立刻准备去祭扫。
余姚市民政局一看到本报报道,立刻跟本报联系,表达了对这件事的重视,并第一时间跟丹东的烈士陵园取得联系,敲定了祭扫事宜。
5月27日,方家人跟余姚丈亭镇政府人武部部长郑焕根一起,商定了祭扫的时间。
此后,祭扫时要带点什么,在墓前要说些什么,成为方家人考虑最多的问题。
“家乡的黄土肯定是要带的。”这是方家人想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侄子方连兴说,“本来应该再带点家乡的水过去,但是坐飞机带不了水。”
方家人还准备了各种丈亭当地的糕点——这么多年了,他应该很想念家乡的味道。
方连兴由于每天要打胰岛素,不能去了。方策的弟弟方书桥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方家人没有告诉他这个事情。这次去祭扫的是方连兴的儿子和儿媳妇,方连兴的堂兄弟方连根夫妇,还有方连芳、方连珍。
今天,方家人将在郑焕根的陪同下,抵达丹东市。计划休整一晚后,明天一大早赶到丹东振兴区烈士陵园祭扫。义务寻找烈士安息地点的张红琢先生,也将赶到陵园祭扫。
方家人还有个想法:将来在家乡再给方策设一个墓,方便祭扫。
金学基家人正准备材料,要去祭拜
本报5月23日首篇报道发出之后,志愿者王先生(化名)也加入了“寻亲”,并在5月24日找到了金学基烈士的家属。
通过王先生,记者联系上了金学基的亲弟弟,今年已70岁的金学稼。
根据张红琢先生提供的资料,金学基烈士1933年生于绍兴上虞市章镇三居委。他1951年1月参加革命,1958年8月牺牲在辽宁省东丹浪头,是解放军2736部队3支队司令部领航员。
金学稼告诉记者,他们金家一共三个兄弟,在金学稼11岁的时候,金学基离开了家去杭州求学,后来他参了军。
“我哥哥是解放后的第一代空军。”金学稼说,一直到听说哥哥去了朝鲜战场,一家人开始担心。
也没能听说金学基的消息,“大家都以为他牺牲了……”
可是突然有一天,家人接到了金学基的来信,“我记得那一天,一家人都高兴得不得了!”金学稼说,他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1958年7月,金学基回了一次家。就在这次回家期间,父母为金学基说了一个对象。刚要谈婚论嫁,8月份,金学基又接到命令奔赴部队了。
谁知道这一去就再也没了消息。直到1958年9月,部队里来了人,送来了金学基的遗物。金家人才知道金学基不在了,“遗物里面有一封写了一半的信。”
金学稼说,这封信是金学基写给两个兄弟的,“让我初中毕业之后可以去技校,掌握一技之长。”可是念着念着,信里的文字却突然中断,“可能就是那个时候出的事吧……”
当年,金家人就到处打听,金学基到底葬在了哪里,却总是得不到确切的结果,直到看到本报报道并联系上记者。
昨天,金学稼又给记者来电说,本报报道余姚民政部门支持方家人祭扫,他也得到了上虞当地民政部门的支持,“我们家里3个人,也要去丹东祭扫!看看我大哥!”
目前,金家人正在准备各种证明材料,相信金学基不用等太久。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