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2012年市、县(市、区)联合
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公告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干部任用条例》和中央、省委有关精神,结合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市委决定,2012年市、县(市、区)两级联合公开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以及其他年龄段优秀干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拔职位
(一)市本级(15名)
1、市直单位副县级领导职位(7名)
(1)面向全省选拔职位(3名):
共青团温州市委副书记2名、市统计局副局长1名。
(2)面向全市选拔职位(4名):
市考绩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委政策研究室(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市审计局总审计师各1名。
2、市属国有企业副职职位(3名)
(1)面向全省选拔职位(2名):
市名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市公用事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各1名。
(2)面向全市选拔职位(1名):
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1名。
3、面向全市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预备人选(5名)
(二)县(市、区)科级领导职位及预备人选(92名)
鹿城区13名、龙湾区9名、瓯海区8名、乐清市8名、瑞安市4名、永嘉县9名、洞头县5名、文成县10名、平阳县6名、泰顺县10名、苍南县10名,以上职位均面向本县(市、区)内选拔。具体职位详见《市、县(市、区)联合公开选拔职位一览表》。
二、报考资格条件
(一)基本条件
报考人员必须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基本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有国外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不能报考),近3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身心健康。
(二)资格条件
各职位资格条件及要求详见《市、县(市、区)联合公开选拔职位一览表》。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年龄可放宽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年龄可放宽2年。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受理报考:
(1)受过刑事处罚的;(2)处于党纪、政纪处分所规定的提任使用限制期内的;(3)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4)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有关规定的;(5)其他不宜报考的。
三、主要程序
1、笔试。2012年6月9日举行。主要测试报考者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资格复审。根据笔试成绩,按选拔职数8:1的比例(副县级领导干部预备人选、科级领导职位及预备人选按5: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实地调研和面试入围人员。对入围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入围人员须提供身份证(或户籍证明)、学历学位证书、任职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自主创业人员,还须提供创业所在地有关部门关于投资规模和用工情况、工商营业执照等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3、实地调研。组织副县级领导职位入围人员进行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其他职位入围人员不参加实地调研。
4、面试。面试注重对报考者能力素质、个性特征和职位适应程度等方面的测试了解。
5、综合素质评估。对入围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素质评估。
6、体检。按照笔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估、实地调研、面试成绩分别占一定的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根据综合成绩,领导职位按3:1、预备人选按2:1的比例,确定各职位体检人员。
7、组织考察。体检合格者确定为考察对象,如有不合格者,按综合成绩依次递补。对考察人选进行全面考察,注重对德的考察了解。
8、讨论决定。根据考察情况和综合成绩,按干部管理权限讨论决定任用人选。拟任人选按规定进行任前公示,并实行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的免去试任职务,并按原职务层次安排。
对选拔产生的领导干部预备人选,视情统筹安排挂职锻炼。
四、报名时间、方式及要求
1、报名时间
2012年6月1日8:30至5日17:30,共5天。
2、报名方式
报名既可个人自荐报名,也可组织推荐报名。全部采取网络报名方式。同职级领导职位,每人限报一个。报考科级领导职位的,如符合条件可兼报副县级领导职位及预备人选;报考领导职位的,如符合条件可兼报同职级领导干部预备人选。
3、报名网址
温州党建网:http://www.wzdj.gov.cn/
温州高新人才网:http://www.600hr.com/
报考人员在资格初审通过后,从6月7日17时起可登录报名网站打印准考证(需贴本人近期正面1寸彩色照片)。
4、资格初审
市委组织部和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分别负责市、县(市、区)两级报名人员的资格审查。为确保选拔质量,经资格审查合格人数与选拔职数的比例一般应达到8:1(副县级领导干部预备人选、科级领导职位及预备人选应达到5:1)方可开考,如遇特殊情况,另行研究决定是否开考。
温州市联合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
2012年5月31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