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05日讯 这几天,景宁畲族自治县梧桐乡秋兰村村民梅显林已经接到不下30个订购鸭子的电话。对比前阵子为1180只水鸭愁销路的窘境,梅显林逢人便夸秋兰村便民服务中心好:“便民服务中心把我的销售鸭子信息发布到网上后,不用跑出村,销路自个儿找上门。”
如今,像秋兰村这样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在丽水遍地开花,老百姓对这些“小中心”赞不绝口:“大事小事不出村,便民中心真方便!”
去年,丽水2917个村(社区)全部建成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与全省同步实现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建设目标后,确立了以“便民办事、为民解忧、助民致富、让民满意”为工作理念,以“常住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外出村民不回村,也能办成事”为两大建设目标,以“值班无休日,服务无盲区,代办无收费”为三项公开承诺,开展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初步达到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场地办事,能办成事”的工作目标,在农民与政府公共服务之间搭起连心桥、办成百家事,方便了群众,化解了矛盾,迸发出强大的和谐效应。
服务跟着群众走
居住在平湖市的庆元县龙溪乡岙里村村民吴峰,去年在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11000多元医疗费用,报销了5000多元,户籍不在这里却享受到了与户籍所在地相同的报销比例。
原来,龙溪乡嘉平便民服务中心向县农医保申请异地定点医疗后,定居在平湖、嘉善一带的外出庆元群众可享受到与户籍所在地相同的医疗报销比例的政策。仅这一项,每年就可以为外出群众多报销医药费数万元。
基于此,2011年以来,庆元县积极打造“1+1”综合便民服务窗口和派驻异地便民服务中心等各种异地服务平台。目前,分别在下山脱贫农民聚集的三个农村社区建立“1+1”综合便民服务窗口3个,在外出群众较为集中的嘉兴等地建立派驻异地便民服务站6个,共为外出群众办理二代身份证7000余张,完成社保3600多项,解决子女异地上学、就业等难题360多件,为群众减负近130万元。
不光是庆元,景宁为在北京开超市的群众建立异地便民服务中心,龙泉村干部进城为走出大山的农民当起了“流动公务员”……丽水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服务跟着群众走,实现异地便民服务“零障碍”。
群众冷暖挂心头
5月29日下午,景宁梧桐乡梧桐坑村党支部书记杨余兴和支部委员余桂娟拿上笔记本和笔,到村里的孤寡老人、病残家庭以及困难户家中走访。
“杨书记,上星期杨必金从村互助社借走20000元用于袋料香菇生产,我们去看看他进行得怎么样了,是不是还有忙要帮的。”走访完孤寡老人和病残家庭,余桂娟翻开笔记本向杨余兴推荐。
杨余兴和余桂娟还有一重身份是村便民服务中心值班干部,这天他们正开展巡查走访。坐班与巡查走访动态监测制度相结合正是该县今年初推出的便民服务新举措。
村子里的留守孤寡病残群众买袋米、买点药,这拨巡查走访干部记录下来后,下一拨巡查走访干部就会把群众所需送上门。几个月下来,村民们见到巡查走访干部来了,都要拉住他们喝杯茶、歇会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巡查走访动态监测制度不仅上门提供针对性服务,同时切实有效地化解了农村矛盾纠纷,确保了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3月份,共排查和调处农村各类矛盾纠纷484起。
丽水首创的坐班与巡查走访相结合,为村民解决急难所需,群众冷暖干部记心头,不仅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更使之成为农村基层的有效“维稳器”。
一卡一册显真情
去年,庆元县纪委向全县20个乡镇及8个社区发放了500多本“便民服务一本通”。“一本通”上不仅注明了394项审批及服务项目内容、办理程序、所需材料,还首次将责任科室及联系电话公之于众,与之配套的还有41个审批及服务责任部门纪检监察科室投诉电话及县效能办监督电话。
针对名片式便民服务联系卡易丢失的不足,云和县注重创新统一印制便民服务联系年画3万张。“年画”内容包含便民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图、代办员联系电话等,分发各乡镇(街道),张贴到各村各户,达到了方便群众查看日历、联系代办员、了解服务事项和办事流程。
龙泉以规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为依托,为各部门在乡镇设立的农技员、城建员、土管员等12类服务员和村便民服务中心代办人员每人制作了一张“干部身份证”,将他们的姓名、职务、服务事项、联系方式和市级“效能直通车”监督电话等信息公示于众,方便群众联系和监督,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联系到具体的业务办理人员。截止4月底,该市已为2770名村便民服务中心代办员和228名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代办联系员统一制作了“干部身份证”,实现乡村两级便民服务资源共享、服务共办、监督共联。
在丽水,像这样的创新之举不胜枚举。其不同之处在于形式各异、方法不同,其相同之处在于不管形式如何变,为民服务的真情体现得同样真切,不让这些卡、册流于形式,而是成为群众真正所需的办事宝典。
撤并乡村融合剂
缙云和遂昌在丽水率先开展撤小村并大村工作,在这些地方,应运而生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成为维护稳定、化解矛盾、提供服务的大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村民间的融合,被誉为撤并乡村的融合剂。
2010年10月份,缙云县开始行政村规模调整。新建镇新建村便是该县撤并后人口最多的一个村,该村由6个自然村于2011年1月3日合并而成。6个自然村原有各自的办公楼,完整的一套双委班子,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由原来最多1000多人的村,调整为6000多人的行政村。
“村民办事不知找谁,担心村书记、主任不是自己原来一个村的办事会有偏心,如何方便群众办事便成为最迫切的议题。”这对新的村双委班子,提出了严峻考验。
该村双委针对新行政村暂无办公楼的具体情况,2011年9月份在新建村最中心的位置租用一处900平方米的大楼为办公场所,专门开辟出一块用于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每周一至周五书记、主任轮流带班,建立村干部轮流坐班制、服务承诺制、绩效考核制,村委会公章统一放便民服务中心,让村民一般事情到村便民服务中心就能基本办理妥当,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成立至今已办理各类事项1608件。
新建村让群众一到中心就能找到干部、能办成事、能得到答复,大大方便群众办事,也拉近了村民与新村干部之间的距离,成为联系各村群众和干部的“连心工程”,有力推动了新村组织的正常运转,有力推动了干部、群众间的关系融合的进程,促进了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全县农村的融合稳定。
管理服务一体化
五月底,记者在景宁梧桐乡梧桐村采访时,便民服务中心代办员林丽丽正在接收该村村民陈李萍发来的传真。记者电话连线了远在西安开小超市的陈李萍,说起便民服务中心网站,陈李萍满意地说:“我们想参加养老保险,可自己回乡办,来回起码也得半个月,所以一直拖着。”如今,几年都难得回家一趟的陈李萍在便民服务中心网站,通过网上下载、填写相关表格,千里邮寄,驻村干部便为其办妥了各种事项,“鼠标轻点,就能办妥,省了路费、精力,更重要是能让我们安心在外创业,真方便。”景宁有5万多外出人口,不少人因此享受了及时贴心的服务。
景宁将村级便民服务延伸到了网络,创建了县、乡、村便民服务网,在让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融管理服务于一体,将民情资料形成有效电子数据输入电脑,形成真正的网上民情地图,实现“鼠标轻轻一点,民情了如指掌”的目标。
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中,丽水将乡村管理和便民服务有机结合,着力构建综合性便民服务中心,特别是景宁、松阳等地开发农户管理信息系统和便民服务网,实现了村情、民情动态化、信息化管理。
三级联动提效率
“现在有了‘便民超市’,干啥都省心!”前不久,遂昌北界镇王宅桥村村民苏长清打算把自家的小土房改建成楼房,便找到村便民服务中心。三天后,北界镇便民服务中心预约好的国土、建设两个部门工作人员到苏长清家作现场勘查。苏长清清楚地记得,一年多前他的邻居为了建房,光是跑部门就花了一个多月。
办结婚证、生育证、土地使用证;外出打工办理流动人口证、婚育证;申请涉农补贴、农村养老保险、困难补助……如今,北界镇村民只要打个电话,就能办理所有原本繁琐的手续。这种“一窗受理、内部运作、三级联动、分层服务”的工作方式已在遂昌全县逐步推广。
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遂昌督促县相关部门对涉农的审批、收费项目进行认真梳理,简政放权,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实现县、乡、村三级中心网络互通、推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反馈,最大限度地提高办事效率。并将农村金融、邮政服务机构纳入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村邮站和村级金融服务点,开展助农取款、代缴电费、代办电信、移动业务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填补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金融和邮政服务空白。
不仅是遂昌,以实体化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辅以网上便民中心,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模式已成为丽水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中的一大亮点。该模式使村便民服务中心与乡、县便民中心有效对接,便民服务制度与村级民主管理制度有效对接,行政服务与企业化、社会化服务有效对接,不断拓展便民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 金华丽水援疆教师联手智力支持
- 得知房子起火前房主赶来灭火 现房主颇为感动
- 抢救孕妇!青田高速交警将警车“飚”到时速150公里
- 丽水力争5年实现国家级生态市建设 明年公布PM2.5
- 炎热的感觉还没来 丽水本周依然凉爽宜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