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有"主任""管家""师傅" 上虞一个月逮捕81名传销者
2012年06月08日 15:30:22

   浙江在线06月08日讯 核心提示:前段时间,非法传销活动在上虞一些乡镇有抬头的趋势,有关部门也加大了打击力度。上虞市检察机关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4月15日至5月14日,共受理12起非法传销案件,81人涉嫌非法拘禁罪被逮捕,98名受害人被解救。

  受害者为何频频上当?传销窝点有哪些新特点?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绍兴晚报“新闻深呼吸”栏目记者进行了采访。

  亲历

  赶赴上虞和女网友见面

  陷入传销窝点被困10天

  身为“90后”的小丁,高中毕业后就在安徽老家工作,每天下班后,小丁喜欢泡在网吧。

  今年3月初,网友“爱的等待”主动联系上了小丁。两人聊过几次后,渐渐有些好感,加上都是安徽老乡,年龄相仿,似乎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不久后,“爱的等待”邀请小丁一起来上虞发展,说上虞经济发达,两人共同努力,肯定能闯出一番事业。从来没有感受过一个女孩这样对待自己的小丁心动了,他立即辞掉工作,独自前往上虞。

  今年3月31日晚上,小丁抵达上虞火车站。很快,“爱的等待”如期而至。见着真人,小丁怦然心动。两人在附近逛了阵后,一同前往道墟镇的出租房。路上,“爱的等待”说小丁手机蛮好看的,借来听听歌。小丁想也没想,将手机交给她。

  在小丁看来,自己遇上了心爱的女孩,可他的恋爱美梦没做多久就醒了。刚进出租屋,小丁看到屋内有许多年轻人,其中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要小丁拿出身份证进行登记。小丁不从,这时又有两个男子围过来,摁住小丁,然后从他身上搜走了证件等物品。小丁挣扎了几下,其中一人还掴了小丁一巴掌。寡不敌众,小丁只能就范。让小丁伤心的是,“爱的等待”站在一旁,一声不吭,全然没有刚才的热情。

  至此,小丁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他准备离开,但几名男子贴在他身边,坚决不让走。

  晚上睡觉时,他被安排在房间最里面的铺位,身边还睡着两个男子。不仅如此,连房门口也睡了两个男子。白天想去上厕所,都有两个男子跟着。

  这期间,每天都有人过来给小丁等屋内的人上课,要他们购买一种化妆品,价格2900元,加入到组织中,以后自己再去发展其他人过来。

  小丁知道这是非法传销,但始终没有拿出钱,一直希望有机会能脱身。

  直到4月10日,也就被限制人身自由10天后,民警破门而入,小丁才被解救。

  打击

  摧毁传销组织窝点14个

  解救98名误入传销组织人员

  今年4月,云南人赵某在上虞误入传销窝点,后成功逃脱,并向上虞警方报案。接到报案后,上虞警方立即展开摸排工作,发现该传销组织窝点较多,组织严密,其窝点分布在上虞百官、东关、道墟等多个乡镇的出租房内。警方在调查中还发现,这些传销窝点转换频繁,一般居住10多天后,就转移到其他窝点。

  经过周密部署,警方于4月底开展了打击传销违法犯罪集中清查整治行动,摧毁传销组织窝点14个,刑事拘留传销组织骨干81人,解救误入传销组织人员98人。

  从4月15日至5月14日,上虞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81名传销涉案人员。

  从受害人讲述中,记者发现,传销组织成员大多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以借钱、介绍工作等理由将对方骗过来,然后带入传销窝点。

  而针对陌生人,传销人员则大多借助网络,特别是QQ聊天的方式,假装与陌生网友谈恋爱,然后将对方骗过来。

  从籍贯上,传销人员基本上来自安徽、江西、四川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年龄上看,传销人员基本上是年轻人,他们涉世不深,怀揣着找份好工作、恋爱等梦想而来,因此也容易上当受骗。从文化程度看,除少量的大学生外,大多是初中以下学历,对社会判断能力不足。

  受害人被骗入传销窝点后,传销人员先是设法将其手机骗走、登记身份证等,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再是进行“洗脑”式授课,希望他们加入传销组织;在未加入组织前,传销人员就会对受害人进行24小时贴身式看管,睡觉、上厕所、外出等等,身边都有人跟着。

  内幕

  一个传销窝点里等级分明

  不同等级享受不同的分成

  一般来说,一个传销窝点有10多名人员,男男女女混在一起。每个窝点等级分明,这也利于管理。窝点的头叫“主任”,也有的称之为“家长”,他负责窝点里的全部事务,且出行十分自由。“主任”下面是“管家”,主要是照顾窝点成员的起居和饮食,“主任”不在的时候,代替“主任”管理窝点内的人员。之后再是“业务员”,而想成为“业务员”,则必须交钱购买一套虚拟化妆品,价值在2900元~3900元不等,也即获得了发展下线的机会。

  最后就是新进人员,这些人刚进入窝点,均会反感并不听从安排,而“主任”早已安排窝点内的“业务员”担任其“师傅”进行说服,其实就是监控,防止其逃跑。有时新进人员吵闹声过大,以免惊动左邻右舍,“师傅”就会毫不客气地教训几下,但下手不会太重。一些新进人员见逃不出去,时间长了,意识麻痹了,只好交钱,但为了把钱赚回来,于是发展下线。

  警方介绍说,在“主任”之上,还有“经理”一层,但“经理”从不出面,隐蔽得比较深。

  每个窝点,每发展一个新“业务员”,利润分成比例不一,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一般“经理”为20%(仅限自己管理的“主任”发展的下线),“主任”为16%(窝点内所有的下线),“业务员”12%(自己发展的下线),其他将成为生活成本比如租房、吃饭、交通费等等。一般来说,“业务员”只要发展了6~8个下线,就有机会晋升为“主任”。

  深呼吸观点

  “杀熟”,动摇社会诚信基础

  传销组织者对参与人员进行严格的人身限制,并通过一系列的“洗脑”,利用快速致富为诱饵,骗取一些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的人上当。而一些人因拒绝加入,在无法正常的情况下,选择极端的方式逃脱魔窟,结果引发悲剧。

  “除了骗走钱财,传销最可怕的是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动摇了社会的诚信基础。”这是所有办案人员的共同心声。传销过程中,“杀熟”是最常见的招数,兄弟姐妹、父母等等都是传销人员欺骗的对象,让亲人间的信任土崩瓦解;哪怕是现在新出现的网络恋爱为由的招数,一些年轻人以感情做幌子去诈骗,同样也考量着社会诚信和社会道德风尚。

  一些传销人员上当受骗后,容易失去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许多家庭成员、亲戚间也因此反目成仇。因此,打击传销违法犯罪,决不能手软。

  
来源: 绍兴网-绍兴晚报 作者: 记者 王晓宏 通讯员 刘理想 编辑: 钱芳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说是"电子商务"其实还是传销 砸百万疯狂发展会员
  • 金华:70平米的房子里睡着23个男女 凌晨横扫传销窝
  • 深圳项目总监被骗到临海谈“生意” 历险传销魔窟
  • 温州平阳一女教师沦为传销组织头目 诱200人下水
  • 自家垃圾桶中惊现现金首饰 上虞村民拾金不昧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