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09日讯 今天下午,2012年高考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最重要最纠结的一幕终于落下。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到今年,已是35年。
35年之中,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几多变迁,不变的,是面对高考的心境。
每年的高考,总有一种魔力,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让思绪滑向那些个甜蜜与悲伤交织,充斥着各种乌龙各种糗事各种感动的日子。
这几天,我们采访了很多曾经的高考生,特别选了几位,在这个夏日里,一起分享,在那一年,我们一起经历的高考。
1978年为了重返城市
“高考改变命运”,在老费一代的身上,显得更为强烈。在那时,下乡知青想要重返城里,只有两条途经,顶父母的职,或是参加高考。知青,也就成了那个年代的一支高考大军。
1977年10月,老费听到广播里恢复高考的消息,一下子懵了:“简直不敢相信!”可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对于已下乡两年的他来说太仓促了。老费决定,等下一年。
老费说,他当时在的桐庐县横村乡九岭公社知青点,20余个知青中,有10余人报名高考。可在当时,想要有高考的资格,必须先过一轮预考:“因为报考的人实在太多。”一轮下来,只剩老费一人。预考通过的红榜张贴日,老费也成了村里的明星。
带着自己与村民的期待,老费赴考了。
考点在当时的桐庐县城内,他在附近找了个小旅馆住下,一晚几毛钱。
对于高考成绩,老费记得特别清楚:“330分,比录取线多20分。”
老费原以为,自己铁定能上杭州大学。没想到,却落榜了。“在那时,志愿只能填一所,上了也就上了,没上就等下一年吧。可下一年(1979年),英语成绩将以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我想我是不会再重考了。”
其实,对于这个结果,老费并没有多沮丧。当时,他可以返城了:“妈妈退休,我顶她的职位回城,户口问题也就解决了。”高考,之于那一代知青,只是为了要回一个城市户口。
老费说,自己原以为就这样在工厂里做下去。但后来大学的扩招,改变了一切:“杭州有浙江工学院(现在的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医科大学等七八所学校开始扩招。”老费被杭州电子工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录取了,“之前它只招中专生,1978扩招后招大专生了。”
在那个年代,还有很多知青,因为高考名落孙山,无法返城,一辈子留在了农村。现在金融行业工作的老费总笑着说自己:“我是幸运的。”
1985年妈妈做的午饭
这几天,忙完工作,杭州市一医院党委书记黄进宇总会看看高考的动态新闻,脑海里又浮现着自己经历的高考。
黄进宇参加高考的时间是1985年,高考的录取比例比现在可要低多了。“虽然我父母都有各自的工作,但生活条件跟现在肯定没法比。大部分的父母都不会为了孩子高考而请假。”
高考那两天,父母跟往常一样,为他准备了简单的早餐后各自上班。他则跟往常一样骑上自行车去考场。
“考场外绝对见不到一位送考的家长。”在黄进宇看来,现在的考生家长太专注于高考,反而可能给考生带来不小的压力。
黄进宇说,自己那个年代,高考生唯一的待遇,就是考试那两天吃的菜会稍微丰盛一点。“我平常中午回家吃饭,吃的都是父母单位食堂打来的饭菜,考试那两天吃的是妈妈自己做的饭菜,这应该就是现在大家所谓的补充营养了。”
1995年高考不是唯一
红色T恤,微笑着和每个进考场的孩子用力握手,这是杭州高级中学高三(4)班班主任钟锋华为班里38个参加高考孩子鼓劲的方式。他说,穿红衣是杭高语文组老师心照不宣的惯例,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味着喜庆、温暖、欢乐,希望给孩子们积极的心理暗示,而握手,是一种力量的传递。
钟老师自己那年的高考经历可谓很“狗血”。
1995年参加高考,考前一天,非常紧张,想着第二天中午一定要好好睡一觉休息一下,又担心睡不着。
“就去药店买安眠药,中午吃上一颗睡一觉。”钟锋华笑,幸好,这样无厘头的行动被药店老板劝阻。
结果,最热爱的也是最有把握的语文,却考砸了。
“第一场就没考好,在那么热的7月,我就像掉进冰窖一样冷。”钟锋华被保底的一所师范院校录取,毕业后在当地附中当了五年语文老师。不安于现状的他,又考研进了浙师大,再后来,成了杭高的语文老师。
“高考不能决定一切,就我自己来说,高考发挥不好,但人生中有很多机会,只要抓住只要努力,都有前途。高考不是一切。现在的孩子太在乎高考,其实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的把握,不管什么样的大学,只要好好规划,都可以走得更好。”
2005年收获一份感情
现在一家外企工作的小任说起当年的高考,羞涩地笑:“其实,在高三一整年,困扰我的,并不是高考,而是感情。”
“一直都很喜欢班上的一个女生,她很聪明也很可爱,我也能感觉到她喜欢我。可高考在那时,却成了不能逾越的沟渠。”小任说,他们会用交流作业的方式,在纸上书写隐晦的感情,期待着高考早点过去,让心里的感情,不需要再隐藏。“其实,我也很怕高考过去,怕高考之后,我们就成了陌路。她的成绩很好。而我,要上一本,却需要天助。”
小任说,高考那几天,在现在的记忆里,只剩下了4个字“出乎顺利”。
“最害怕的数学,难度系数大降。不太好的英语,居然在那年没有听力。语文的作文,是我擅长的类型。这一年,她却发挥失常,留在了杭州。或许可以在一起的念头,在心底,变得越来越强烈。我,当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杭州的学校。现在,我们就要结婚了。我真的很幸运,高考分散了多少感情。而我,却收获了。”
- 高考两天杭州市区9名考生违纪 12名考生补办证件
- 高考日桐庐电力确保安全供电万无一失
- 浙江高考作文题引热议 做"英雄"还是"坐在路边鼓掌"
- 玉环特警队员护送 “玻璃骨”考生圆梦高考
- 生源大战已开打 绍兴优质生源吸引众多高校抛来绣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