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嘉兴,这一座千年古城,格局未变,风骨犹存;民风淳朴,民俗斑斓。文化于之,如盐之于海水,交融共存,互相滋润。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风吹来,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再次焕发青春的生机:歌声摇曳,民生和美。
多年前,著名学者提出“文化自觉”,即我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化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而南湖人,正是因为对自身的文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知之明”,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认识自身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积极适应新时代、新环境,并在此中获得了文化的主体地位。
从政府积极引导到群众自觉参与,南湖区把发展城乡文化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力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延展地域文化的生命力。
南湖边,歌声里,这一份文化自觉,是对时代呼声的积极回应,更是对时代责任的主动承担。这种自觉,让源自南湖的歌声具有了大时代背景下的不凡气度。
城市金名片 “歌城”远名扬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气质。城市气质既是一座城悠远的历史人文积淀,又跟生活在城里的人脾性相一,它蕴含并体现在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建筑风格、人文素养等各方面。那么,位于嘉兴腹地的南湖区又有怎样的城市气质呢?千百年来,地处杭嘉湖平原中心的南湖区形成了鱼米之乡“崇文厚德”的城市气质;近代,从南湖红船传递出的革命火种终成燎原之势;在改革开放年代,又为温婉忠厚的南湖气质增添了“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
在全国城乡一体化先行地南湖区,如何提升城市气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跨入新世纪,一个既具有普及性,又能提升城市品位和人文素养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合唱,开始进入南湖区决策者们的视野。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嘉兴县文化馆(南湖区文化馆的前身)组建了浙北地区第一支群众合唱团——南湖合唱团,该团曾多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并于2001年受文化部委派赴法国纳韦尔国际合唱节。这一步使合唱团走上了国际化、正规化的道路,也带领南湖合唱事业走向了一条通向外界的阳光大道:
之后,秀城实验教育集团用拉丁语演唱的《Veni domine》、无伴奏合唱《包粽子》和用普通话演唱的《童心向往的世界》,获2006年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节银奖;
歌曲《南湖之歌》获2006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首届“诗仙太白”杯最佳城市形象歌曲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制作奖,并获得2007年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08年第三届(中国东州杯)世界汉语合唱大会,南湖区机关合唱团荣获金奖……
良好的物质基础之上产生的旺盛的群众文化娱乐生活需求,决定了南湖区打造歌城品牌的必然性。在南湖区党委和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南湖区歌城品牌建设渐成气候。
从2003年举办首届中国南湖合唱节,南湖区已连续九年举办九届合唱节。合唱发展成果显著,不仅“歌城”品牌响彻全国,而且借歌城品牌,南湖区以歌兴文、以歌促商、以歌引才,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也得到了空前扩大。
文化为什么重要?很简单,因为它保护创造力,让个人独立地发展,却又发挥凝聚力,让个人在多元中结合成社会。合唱艺术作为一门集体性艺术,这一作用似乎更加直观。特别是合唱艺术最能体现互爱互谅的团队精神,也有助于吸引各地人才来建设新嘉兴。
2003年中国·嘉兴南湖合唱节上,南湖区特地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合唱团来禾参加演出,试图通过合唱团的交流,加强南湖区与我国最高科研机构的互动了解。没想到此举竟然促成了2004年11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与嘉兴市人民政府、南湖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建“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
除了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合唱有着天然的凝聚作用,更彻底改变了南湖之畔市民的人文素质、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过去曾经以农业化“小家碧玉”形象面对世人的南湖区,现在正欢快高歌着走向世界,使得南湖区的城市气质实现了华美转身。
2009年,南湖区打造歌城的蓝图被列入了嘉兴市江南文化名城创建行动纲领和发展纲要,把提升“歌城”品牌影响力作为加强区域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
建好一个基地,即中国合唱示范基地,开展经常性合唱比赛和培训活动;
办好一个节,即争取“十二五”规划内,每两年承办一次全国性合唱大赛;
建立一个平台,即南湖合唱节网站,努力提升“歌城”品牌对外影响力。
2010年,将“歌城”品牌建设纳入南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化发展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和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任期目标的重要考核内容中去。
2012年2月,南湖区机关合唱团参加了2012年“唱响五洲·维也纳之恋金色大厅元宵夜合唱音乐会”,“歌城”的影响力在浪漫的意大利再一次升华,在推介和宣传嘉兴及南湖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南湖各合唱团的知名度。南湖,铸造合唱精品团队之路,越走越自信,越走越有劲。
城乡心连心 幸福人家里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群众一定是推动其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群众幸福感的提升也一定是其繁荣的最终归宿。所谓“文化的自觉”除了认识自身文化的特色所在之外,更应该深谙这种特色文化所能发挥的作用和使命。南湖区,“城一半、乡一半”,如何利用文化拉紧彼此间的距离,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他们近几年在摸索中走出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用文化缩短距离,用文化联接友谊。南湖区城乡文化结对交流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这边,南湖街道和余新镇联合举办了“科技圆梦想,和谐城乡情”文艺汇演和科普主题活动;那边,东进村到结对的解放社区,开展了“我为奥运加油”乒乓友谊赛结对交流活动;在另一边,建设街道城东社区还与大桥镇胥山村开展了“好书送下乡,胥山飘书香”送书下乡活动……
有了文化结对这个平台,又有了良好的联动效应,下一步就面临如何挖掘、整合、弘扬和发展城乡区域特色文化的课题了。为此,南湖区独具匠心,开展了“一镇(街道)一品”建设,并使之成为吸引城市投资、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载体。比如,凤桥镇大胆引入市场机制,对“嘉兴凤桥桃花节观赏活动”进行包装,推出了“南湖桃花节”,做大做强了城镇品牌;再比如,新丰镇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广泛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以“汉塘”文化的渊源,推出了“汉塘文化节”,全力打造腰鼓之乡。另外,还有余新“渔里之谣”、七星“湘湖文化节”、大桥“江南葡萄节”、东栅街道“南湖创意文化节”、新嘉街道的“月河之韵”文化经贸节等如繁星点点,装饰着南湖人们的幸福文化生活。
为了更好地弘扬良好的人文环境,发挥好现有的文体设施功能,拓展文体活动平台,南湖区还广泛开展了“城乡文体十大联赛”,有舞龙系列、舞狮系列、歌曲系列、舞蹈系列、腰鼓系列、太极系列、健身系列、老年健身系列、水上系列、传统趣味游戏系列。联赛每两年举办一届,着重突出区镇(街道)联动、自主申报、冠名组团参赛的特点,实现了思想观念、运作方式和组织方法的创新。
截至2012年5月,共举办比赛230多场,总资金投入400多万元,参赛群众5万多人次,观众多达百万人次。“文体十大联赛”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文体骨干,壮大了村、社区文体团队,而且通过创新互动载体,进一步完善了城乡文化互动机制,大大激发了城乡居民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如今俨然是南湖区又一特色文化品牌。
产业发新枝
文化春满园
现今,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已经形成,众多产业尤其是高科技行业日益因全球化而趋同。唯有文化是别人替代不了的。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但若没有关注自身文化资源的挖掘,没有对本土文化进行产业的发展,这些特色就有可能湮没无闻。
南湖区抓住文化产业发展这股浪潮,产业政策不断完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发展的格局已成雏形,产业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得到了明显加强,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态势。
从2008年起,南湖区着手建设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区,这是嘉兴最早的文化产业园区。2009年,园区被浙江省列入31个全省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扶持和集聚发展的创意产业园区之一。截至2012年3月底,园区共签约引进各类创意企业210家。初步形成了以嘉兴规划设计院、嘉兴宏正设计院、嘉兴市典尚空间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设计产业的集聚;以嘉兴报业集团、上海文新集团为代表的报业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以浙江(嘉兴)微软技术中心、浙江(嘉兴)赛贝斯移动云计算技术中心、中华网集团、麦包包等为代表的创新型互联网产业的集聚;以铁哥们、6070文化俱乐部、天工苑艺术集聚区、G&D等企业为代表的文化艺术产业的集聚。
假如把文化产业比作一辆汽车,那文化就如发动机,她不断地给汽车提供动力,动力越强汽车跑得越快;科技就犹如轮子,通过轮子不断引导着汽车一直向前。目前,南湖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已经进入到了文化与科技双驱动的时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重视文化和科技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在企业文化、品牌、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企业社会责任以及高端产业的文化提升方面,南湖区做出了新的探索和努力。
另一方面,南湖区围绕提升文化事业的效率,将事业进行产业化式发展。鼓励民间团体、企业参与文化事业活动的投资和资助活动,将开展文化事业活动进行产业化,走市场化运作模式,使文化事业效率化和内容产业化,从而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将文化与旅游结合,提升产业发展扩张力,是南湖区的又一个创新思路。除了鼓励演出项目、文物开发项目与旅游业的结合之外,他们还通过积极的招商引资及省际、国际间的旅游合作,引进大型旅游娱乐设施,满足广大居民的文化旅游需要;通过举办特色节庆(如南湖合唱节)活动扩大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列特色旅游纪念品(如南湖船模等),繁荣旅游纪念品市场。
“十二五”期间,南湖将紧紧抓住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期,全力打造文化产业三大特色高地,即“中国红色文化源发地”、“长三角田园休闲首选地”、“嘉兴文化消费集聚地”,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南湖区建设“江南水乡现代田园城区”的强大助推器。未来,南湖边除了“红船”、“红歌”,还将弥漫更加浓郁的文化芬香。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