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试纸从酸到碱呈现不同颜色
本周是食品安全宣传周,快报携手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策划了一个便民活动——征集15位市民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免费检测,让大家知晓自己平时所买蔬菜水果是否安全(详见本报昨天15版报道)。
昨天,《快报征集15位市民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免费检测》见报后,一部热线(13516800000)两个小时接到80多位读者踊跃报名,很多读者甚至早上7点来电抢名额。
应主办方要求,考虑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场地、仪器设备数量限制,我们只能挑选15位代表,无法满足全部报名者要求,在此表示歉意,感谢读者们的信任,下次还有机会。
而从报名情况看,对于怎么挑选蔬菜水果,报名读者不乏民间高手,他(她)们晒出一些独门秘籍与大家分享。
11种蔬果入选今天的免费检测
虽然读者的土办法很多,但他们还是不太放心,尤其是不知道这些土办法到底对不对。
报名自带苹果去检测的读者徐小华就说,自己一般就是看颜色选蔬果。“比方说茄子,它本来应该是紫色的,要是看到有铁锈红的一块一块的斑点,我就不要了。我担心是不是腐烂了,或者是农药的缘故。还有毛豆,我只吃青色的。偶尔看到黄色的,我要挑出来扔掉的。”
“还有家里人说黄色的毛豆是老毛豆,没关系的。但是我吃到过几口味道很奇怪的毛豆,担心是黄毛豆的缘故,也就不吃了。”他不知道这样的土方法辨认蔬果对不对,所以想通过参加活动多学点实用知识。
读者王国珍则是前几天刚花80块钱买了一斤黑木耳,拿出来一闻感觉有敌敌畏的味道,所以很担心,不敢吃。正好有这个活动,就想去检测一下。
而自己种野菜吃的读者叶海伟说,野菜是丽水那边挖过来的,自己在城北种了一批,“我们这边很多人都自己种菜的,还有的会拿到市场上卖,因为我们这里离杭钢比较近,所以我想检测一下看看菜上面有没有重金属残留。如果可以嘛,还想再看看这个菜的营养价值。”
今天,我们征集到的读者将自带黄瓜、苹果、青菜、空心菜、黑木耳、洋葱、番茄、桃子、南瓜以及自己种的苦野菜、丝瓜等蔬果前往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做检测。
读者自创的土方法
买豆芽要用鼻子闻一闻
52岁的孙先生在杭玻公司食堂仓库工作,每天进入公司食堂的菜品都会经过他的手。
与各类蔬菜打交道10多年的他,自然积累一套靠眼看鼻嗅判断蔬菜好坏的本领。
他发现绿豆芽如果泡过农药一般会有一股刺鼻的化学药剂的味道,留心闻一闻便可知晓。那些长得绿油油的、光鲜亮丽的漂亮青菜,如果一点虫眼都没有,一定是洒过农药的,不可食用。
奇形怪状或个头特大的不能吃
年届七十的何先生从小在农村长大,现在城市居住,自己有小院子,种过好多年蔬菜。
他总结出两点经验。
一是带皮的瓜果如果表皮上有严重斑点,最好不要买,表明可能病变。
二是有凹进凸出奇形怪状的,或者个头特别大的,不要购买或吃,因为往往是施了过量的化学肥料所致。
夏天尽量少买叶菜类蔬菜
37岁的许女士是位全职妈妈,她都在固定地方或熟人摊位上买菜,万一有事,可找到人。
而且,逛菜场数年的她,自创一套许氏买菜理论。
她认为,论安全系数,首选的是根茎类蔬菜,如洋葱、土豆、甘薯、山药、胡萝卜等,因为这些蔬菜可食部分是长在土里,喷施农药先在叶子上,只有少量才流到土里,所以相对安全些。
而且到了夏秋季节,气温高,虫害多,农民一般向蔬菜喷施农药次数多,因此尽量少买叶菜类蔬菜。
pH试纸能检测农药残留?
昨天,更是有多位读者提到了用pH试纸来检测蔬果上的农药残留。
53岁的何女士曾经在某药厂食堂工作,她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检测蔬菜安全与否。何女士回忆说当时自己的检测方法就是:“用剪刀把菜切碎,放在小碗里,倒一点纯净水,泡3-5分钟,取pH试纸放半分钟到一分钟。如果试纸显示淡蓝色说明没有农药;如果显示淡黄色,就说明有轻微农药,我们就会退货的”。
她感觉这个方法挺有用的,因为没有人吃坏过肚子。
专家:pH试纸不能测农药残留
这样的土方法是否真的有用?对此,我们专门采访了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专家赵燕申。
赵燕申昨天明确说明的是,pH试纸只能测试酸碱度,不能检测农药残留情况。目前市场上的农药残留测试试纸是“农药残毒速测卡”,但效果并不好,原因有两点:
一是因为这种农药残毒速测卡不能对残留农药做分类,而是只能测农药残留总量。如果要对残留农药进行分类和精确定量检测的话,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
二是它的灵敏度低,只能发现高残留农药。如果含量低,它就测不出来。
赵燕申表示,农药残毒速测卡不是按照国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作的,而是依据人的中毒水平,即农药毒性半致死计量来做的。所以说,通过这个速测卡检测的食物只能说明人吃了不会发生急性食物中毒。
另外,这种速测卡只针对检测“有机磷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这两种类型的农药在30年前用得比较多。而对目前新研发和国外引进的新农药,这种速测卡没有任何效果。
都市快报 记者 陈文龙 实习生 陈佳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