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管企业和管一个村,有相似之处,就是都得用心。企业的事都是分级分部门的,但村民的事无论大小,找到你这个书记,就得帮他解决。”眼前的朱张金,语气笃定,20多年经商经验让他比别人多了一份自信,而4年多的村干部经历,让他更了解基层百姓的心声。
朱张金是卡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海宁市斜桥镇华丰村党委书记。几年来,他发挥自身优势,带领村民走上共同致富之路。
办起合作社
走进华丰村,干净的街道,整齐的民房,村民三三两两坐在路边闲聊,让午后的村子显得格外静谧。
“现在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过得舒畅!”村民们这样夸赞自己的生活。
华丰村是个有着1000多户人家、4000多人口的大村。过去,村民耕作方式传统,农民收入增长不快。
20多年前,朱张金就是从这里走出去,怀揣辛辛苦苦筹集的2.5万元,打造了如今的上市企业卡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而那时,整个村子的集体可支配收入只有15万多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
20年间,看着企业一点点壮大,朱张金深怀感恩:“党培养我,华丰哺育我,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带领乡亲共同致富。”他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村民。
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朱张金给村里70%的村民在公司安排工作,解决了就业问题。
2008年,当选村党委书记的朱张金开始了带领村民致富的计划。不久,村里办起了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
从那时起,华丰村的860多户村民,多了一个新身份——股东。2009年,他们集资500多万元,在朱张金的带领下,共同参股购买巴西土地种大豆。
“每户参股500元到1万元,一年后全额返还本金,根据收益情况每年还能享受不少于10%的分红。”朱张金告诉记者,巴西有丰富的耕地资源,政府也鼓励外资从事土地开发,可以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凭着对朱张金的信任,村民加入到投资行列中。朱张金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如今,村民们不仅拿回了本钱,每年还能坐收分红。
2011年,华丰村集体可支配收入186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0063元。
村民迁新居
“村里政策好,让我们住上了比城里人还好的房子。”这是记者在华丰村听到最多的话。
的确,整齐划一的排屋、样式新颖的设计,很难想象这是村民们住的房子。
48岁的朱建祥每天都过得乐呵呵的。他在自家楼房一层开了间小店,做起小买卖,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过去哪里想得到,我们农民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朱建祥指着自己的4层小楼,给记者介绍起来,“一层是吃饭的地方,楼上是老人住的,顶楼连儿子结婚的新房都准备好了……”
“这么大的房子,你得出多少钱?”记者好奇地询问。“没出钱,村里还补贴了8000元呢!”朱建祥的回答着实让记者吃惊。
这是“两新”工程建设带给村民的福利。
前几年,嘉兴市着手开展“两新”(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工程建设,深化“两分两换”,即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土地集约经营和人口集中居住。
朱张金担任华丰村党委书记后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两新”工程建设。如何让一辈子守着土地的村民接受?他带领全体班子成员,到各村组走访并听取群众意见。朱张金很清楚,要想顺利做成这样一件大事,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于是,村里出台规定,流转的土地,按一亩每年700元补贴给村民,此外,每人每年还能拿到500元补助。像朱建祥这样的四口之家,一年能拿到4000多元补贴。
村里还找专业评估机构,对村民的老房子估价,然后与新房子的价格比较,多退少补。
如今,全村98%的农户旧宅换新居,处处挂着红灯笼。
村民福利多
在华丰村4000多名村民中,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认识朱张金的。在村民们的眼里,这个不拿一分工资的村党委书记有个性,总是晚上去村里走访。
“朱书记只要在海宁,每天晚上都会到村里来开会,到村民家走访。”华丰村村委会主任殷国华告诉记者,在朱张金的带领下,村干部自愿把更多时间奉献给老百姓。
“既然做了村党委书记,就要做得最好,真正为村民谋福利。”朱张金说,白天村民上班的上班,做生意的做生意,干农活的干农活,如果去开会就是“作秀”。而晚上到组里开会,村民参会率大都超过90%,效果最好。
每次去走访,看到村民家有困难,朱张金都会掏出身上的钱塞给村民,1000元、2000元……
在村民朱建国心里,朱张金就像他的兄弟。前几年,朱建国的父亲患重病,昂贵的手术和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尤其在“两新”工程建设的旧宅换新居中,更是捉襟见肘。朱张金和村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经过实地调查和公示后,他将一张10万元支票交到了朱建国手中。
不仅是朱建国,全村有30户困难户都拿到了村里的10万元补助。
村民每年免费领取大米和豆油;60周岁以上老人,能领到村里给的生活补助金;联系辖区内企业解决村民就业问题……这几年,在朱张金的带领下,村里出台了一项又一项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