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浙江省教育厅召开深化破通告中课程改革会议,宣布将从今年9月起,在全省全面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据悉,此次课改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减必修增选修;全面实施选课制和弹性学制;进一步扩大学校课程自主权;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制度;逐步实行普通高中学分制收费等。
新一轮课改是否会影响浙江省普通高中的基本质量,甚至是高考;综合实践活动改为选修课,是否会弱化研究性学习;如何保证选修课的质量,选修课最终是否会流于形式……针对家长和学生所关注的问题,记者为你一一解答。
问:深化课程改革,增加选修课,学生负担是否会进一步加重?
答:新课改是在确保必修课程基本面、基础性知识要求的前提下,减少面向全体学生必学内容及学习总量,将原课程体系中各学科制定选修模块调整为自主选选修,删除必修课程中非主干和过繁过难的内容,为学生修习选修课程腾出时间和空间。所以,学生学习的时间并没有增加,因为必修课的学分和学习时间都有所删减。
问:深化课程改革,不与高考招生挂钩,是否会影响学生高考?
答:此次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虽然不与高考挂钩,但近几年浙江省高考招生改革,特别是正在推进的“三位一体”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以及高职院校多形式自主招生,在学校测试环节,已经把考核的重点放在了学生的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素养上,对改革有直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虽然必修课的学分是下降的,但是基础性的知识并未减少。除此之外,省教育考试院将继续深化高考命题改革,切实控制试题难度,确保不出偏题怪题,让反复操练“过度复习”在考试上失去意义。
问:选修课遍地开花,如何确保选修课质量不流于形式?
答:从省教育厅的层面来说,要加强教师开发课程能力的培训,组织城市优质高中学校与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及城镇薄弱高中学校结对子,共同开发选修课程。除此之外,省教育厅已经在全省征集到几百门课程,经过精选提升,未来将以电子版课程和网络课程的形式,向全省推荐100门以上的选修课,这些课程将会成为一个标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选修课质量会逐步提高。
课改方案中,明确要求学校必须严格控制必修课的课时总量,建立丰富多彩、多层次、可选择的选修课课程体系,并切实保障和维护学生的选课全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机构将切实加强对普通高中开课程情况的检查。
原则上,达到15人选修的课程,学校都应该开设。如果一些课程没有人选,自然会遭到淘汰,未来可能就不再开设。一些热门选修课程,则会进一步推广开去。
问:全面实施选课制和弹性学制,是否能提前参加高考?
答:凡是具有我省普通高中学籍、在规定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却总学分达到144分(必修学分为96学分,选修学分为48学分,其中执业技能类选秀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社会时间类选修课程学分不超过8学分),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所有科目的考试,且不合格科目不超过一门;综合素质测试四个测评项目中,不合格项目不超过一项,即具备毕业资格。
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可获得浙江省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对于有能力在不到三年时间达到毕业标准的学生,学校将允许他们提前毕业。高中学习年限最长仍为三年,提前毕业时间不做规定。提前拿到毕业证书的,即可提前参加高考。
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与传统的会考有什么区别?
答: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将从201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仍然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1门科目,考试范围为相应科目的必修内容。
各科目每年开考1次。1月开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6月开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与会考所不同的是,学生参加同一科目考试次数最多2次,以最好成绩记入档案。具体参加考试的时间则有学生自己决定,如语文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高一学生也可参加。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