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生一家和电扇的合影(前左:马先生女儿,前右:马先生老伴,后左:马先生女婿,后右马先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位于王店的海鸥电扇厂旧址,“祖国万岁”四个大字分外醒目。
梅云飞家的“小白兔”电扇
1978年夏天,河南驻马店,马先生的女儿还不满两岁,酷热的天气让小家伙哭得哇哇直叫。
担心女儿热坏了,马先生跑去百货公司买了一台落地扇。
电扇是嘉兴产的,花了马先生178块钱,作为工人的他,当时一个月的收入也就40多块钱。电扇虽然价格不菲,但总算能让女儿有个凉爽的夏天。
之后的每个夏天,这台电扇都陪伴着马先生一家人。这一晃就是30多年,马先生已步入花甲之年。当年被热得哇哇叫的女娃娃在电扇的陪伴下做游戏、写作业、做家务,现在早已长大成人,嫁作人妻。
前几天天气渐热,马先生又搬出了这个“老伙计”——掀开电扇的盖头,插上电源,按下开关,风叶呼呼转起,瞬间凉意遍身。
望着这陪伴了30多年,从未罢工的“老伙计”,再想想现在一些产品的质量。马先生思绪万千:“没想到电扇质量这么好,30几年从没坏过,比现在卖的那些产品质量好多了。这电扇,一定要好好保存起来留作纪念,可以证明咱们国家的产品质量也是很不错的。”
马先生多了一桩心愿:他想找到“老伙计”的娘家,并打算恳请政府部门找到它并进行嘉奖。他把电扇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好几遍,但电扇上的字迹早已模糊到无法辨认。
马先生无从知晓厂家的名字,只记得这是嘉兴生产的。
马先生找来女婿。
女婿给嘉兴市的市长热线打了电话,恳请他们帮助寻找。
……
经多方询问,我们可以确定马先生家的“老伙计”是当时风靡全国的嘉兴海鸥牌电扇,当时鼎鼎有名的嘉兴“四大名旦”之一。
不过,嘉兴海鸥电扇厂早已在上世纪末破产倒闭。
马先生不解:质量上乘的海鸥,何至今日地步?
小桥流水边的老海鸥
海鸥电扇厂旧址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的梅溪街224号(原195号),坐落在小桥流水边。
30多年过去,老电扇厂旧颜仍在。“祖国万岁”四个大字高高立在大门上,格外醒目,但门上的“海鸥电扇厂”牌子已经没有了。厂内几棵大树对称伫立,依稀还能看到配货车间的标牌。上世纪90年代末老电扇厂破产倒闭后,部分厂房租给了民营企业。
记者找到了老海鸥电扇厂的副厂长梅云飞。
梅云飞年近60,老电扇厂倒闭后,他一直没有离开,自己在老厂里面开了个小厂。
梅云飞1979年进厂,看着海鸥成长,腾飞,衰弱,最后倒下。他说,海鸥倒闭后,当初总厂的管理层(1个厂长4个副厂长)几乎都没再做电风扇,只有他还在做生意,老厂长因车祸半身瘫痪。这样的结局,令梅云飞心疼不已。
上世纪80年代,著名书法家、西泠印社社长沙孟海曾经为海鸥电扇题字,但那幅字现在也遗失了。“后来就再没有留任何资料了,要它干吗,看了伤心。”梅云飞说。
紧缺年代抢手货
梅云飞帮忙梳理了老海鸥电扇厂的历史。
1974年,梅溪街6个家庭妇女搞了一个小作坊,组装电风扇,牌子叫“海鸟”。创始人张福根已经去世。
1976年风扇厂初具规模,有30多个工人,“海鸟”改成了“海鸥”。
梅云飞还记得,1979年10月份左右,海鸥电扇与嘉兴市轻工机械厂合并,员工大概有800人,当年年产量达到15万台,规模在全国前列。
1976年时海鸟改为海鸥牌后,在北京打销售广告时发现海鸥商标已经被注册了,电扇厂只能“贴牌”生产,到1982年才把海鸥商标完全买过来。
说起海鸥这块牌子,梅云飞思绪万千:1982年,他负责皖南片区销售,靠着“海鸥”的名号拉过来一大批客户,但无奈海鸥电扇实在紧俏,很多客户最后没拿到货,他也因此挨了不少客户的骂。
“一般家庭结婚办喜事才买一台电风扇,”梅云飞说,在那个年代,海鸥电扇是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的香饽饽。
“吹”出名气飞进中南海
如今,梅云飞家里还有一台台式小风扇,俗名“小白兔”,现在依然可以使用。
梅云飞说,第一批“小白兔”1983年出的,大概有几十台,全都进了中南海。随着“‘海鸥’飞进中南海”的喜讯,海鸥电扇迅速蹿红,享誉全国。
趁热打铁,海鸥开始扩张。
在1988年至1989年,海鸥达到了鼎盛时代,其分布在广州、温州、衢州以及嘉兴各县(市、区)的9家分厂年销售电扇达70万台,嘉兴海鸥与杭州乘风并驾齐驱,成了当时国内最著名的两大电扇品牌。
梅云飞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海鸥共有职工3000人左右,是王店最大的国有企业,当时很多人都以进海鸥电扇厂工作为荣。
“产量最高的时候,1990年左右,一个月的产量达到了七八万台,车子每天排着队送货”,梅云飞说:“当时老厂很热闹,不像现在这么冷清。”
海鸥到底是怎么倒下的?
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海鸥逐渐衰弱,翅膀越发无力。
按梅云飞分析,海鸥的衰弱与市场恶性竞争有直接关系:一大批民营企业涌现,特别是广东过来的小家电,质量不好,却打起了价格战。
劣币驱逐良币,也就是说,劣质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取胜。
梅云飞说,广东过来的电风扇,有很多零部件都用替代品,包括风叶、定子等材料,本该用电工钢,劣质产品只用普通铁板,通过特殊的技术处理,其使用寿命也就两三年而已。
“当时市场供过于求,我们的产品成本高,没办法跟他们比价格。”梅云飞很气愤地打了个比方,1.4m型号的产品,海鸥牌要140元,而其他牌子的产品只需要90元。
1998年,因为种种原因,海鸥电扇厂破产。
海鸥的延续
从某种意义上说,海鸥依然健在。
2011年,海鸥原来的五分厂,如今的桐乡市海鸥电器有限公司(原乌镇电机厂),以1005000元人民币拍下“海鸥”商标。
该公司总经理徐宜平说,折腾之后新海鸥,品牌影响力只局限在浙江省内,与“飞进中南海”的老海鸥不能同日而语。但还是有很多人认准海鸥,徐宜平手上的客户从1994年到现在基本上没变,“客户都叫我们老机头。”
王祝军是义乌旺宁电器商行的老板,是从老海鸥就开始做的老客户了,他说:“海鸥吊扇的质量确实很好,几十年过来,比它好的吊扇我还没有碰到过。很多义乌人就说他们什么牌子都不要,就要‘海鸥老机头’。”
海鸥电扇的老厂虽然已经倒闭,但当时的一线工人则分流到当地的民营企业。
王店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主任李明忠说:“海鸥老厂破产后,一些技术骨干和工人在厂所在地王店镇集资或独资创办了100多家小家电生产企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海鸥造就了今天的王店“中国小家电城”。
记者手记
假药,毒牛奶,假葡萄酒,毒胶囊,媒体不间断曝光,几乎让消费者手足无措。
当人们被市场上伪劣假冒产品欺骗后,就会想起那些经久不坏的产品。做企业,就是做良心,没良心的企业终究会被抛弃。
“海鸥”电扇,“蝴蝶”缝纫机,“上海”手表,“凤凰”、“飞鸽”、“永久”自行车,“回力”、“双星”鞋,这些老产品,估计在很多老一辈人心目当中都很有地位。
很多消费者喜欢老牌子,信任老牌子,就是因为它的质量过硬,经得起时间考验。
上世纪80年代,嘉兴“四大名旦”——海鸥电扇、皇冠灯具、益友冰箱、大雁自行车,风靡大上海,飞进中南海,产品畅销全国,曾经有钱难买,一票难求。
但是,由于技术含量低、管理方式陈旧、品牌经营意识淡薄,它们的影响逐渐萎缩,如今已逐渐被人淡忘。
红极一时的“四大名旦”,承载了嘉兴制造业品牌发展的莫大荣光,演绎了品牌巨大的市场效应,也留下了更多关于品牌为何失落,以及如何打造和经营品牌的思考。
拿“海鸥”电扇来说,有的消费者就指出,尽管使用寿命长,但是现在时代变了,电器更新换代很快,消费者喜欢新鲜的产品,因此诸如用三四十年的产品,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了。
此话有理,却不完全在理。推陈出新,是行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但无论什么新产品出现,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做质量好的良心产品,不要盲目地求新,创奇。
反过来想,老字号品牌如何“长久不衰”也是一个大命题,需要像“海鸥”电扇一样的产品去思考,去探索。比如,在外观上,在款式上,是不是要更丰富一些;在品牌策略上,在产品宣传上,是不是要多下工夫;在市场渠道方面,是不是要多加拓展,而不是吃“老客户”的本。
对一个企业来说,无论是对新品牌的培育还是对老品牌的维护,都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据都市快报 记者 官平 培训生 陈佳 摄影 陈荣辉
- 助推产业转型 浙江开展产品质量强区强业强企建设
- 空调电扇销售开始升温 “一元雪糕”街头难觅
- 37.22%股权挂牌388万元 杭州老牌乘风电扇吹变奏曲
- 老牌杭企乘风电扇要换“二股东” “乘风”还在吗
- 二季度浙江天然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有所提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