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临海荣膺“中国宜居城市”:摘取“皇冠”的背后
2012年06月21日 07:53:34

   浙江在线06月21日讯 6月19日,中国城市国际协会正式授予台州临海市为“中国宜居城市”。此举意味着临海已如愿以偿,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县级市。

  “中国宜居城市”的美誉,一直被专家学者比作“城市的皇冠”。在全国,有许多座城市对之情有独钟、趋之若鹜,对摘取这顶“皇冠”不遗余力。

  临海力挫群雄,最终以宜居指数各项指标84.31的综合得分完美胜出。

  宜居之梦

  古城街道居民谢素清一家,5口人蜗居在两间共26平方米的屋子里。对他们来说,宜居的梦想就是拥有自己的宽敞房子,以及环境优美的社区。

  “蓝蓝的天空和清新的微风",在白领刘婧的描述里,宜居的临海城市应该是四季秀色,气候宜人。

  临海市民赵家喜刚从法国旅游归来。在他心中的宜居城市是,街道绿荫蔽日,房前房后最好有块绿地,屋顶长满青草、植物和鲜花。

  2007年5月,建设部发布《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判别宜居城市有了导向性标准: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宜、公共安全。

  “创建宜居城市,是临海的战略选择。作为市民,我很高兴。”临海市退休教师黄普际说。

  宜居之举

  初夏,漫步灵湖,亭台楼阁,绿树红花,成群成群的小鸟在湖面飞翔,融合“山、水、湖、城”的城市空间布局独具特色,“城在水边,湖在城中”。

  不仅是灵湖。大到高楼拔地而起的靖江商务圈核心区块,小到灵江水畔以旅游休闲观光为主题的城市绿道,徜徉在如今的临海城里,无不让人感受到宜民城市的魅力。

  回望短短的几年,临海市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人文资源,结合台州副中心城市的定位,走出了一条商旅文互动、融合发展之路,打造出了独具湖光山色、文化个性和都市风貌的宜居城市。

  以创建宜居城市为载体,实施“扩东、提西、启南”和建设“三圈”、“两岸”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框架不断拉开,城市品位迅速提升,书写了一笔又一笔城市经典,城市建成区面积由5年前的35平方公里扩展到了39.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34万,城市化率达到55%。

  人在绿中,绿在城中。临海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打造城与景的交融,相继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园林景观大道、绿化广场和文化公园等项目。对居住小区、道路绿地、滨河绿地进行全面补绿、增绿,使得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9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86平方米,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生态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宜居之评

  “中国宜居城市”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中国城市国际协会会长罗亚蒙介绍,其评审的主要依据为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和公共安全度等六个宜居指数,每个指数又有若干个具体指标。

  关于环境优美度,在《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里这样写道:生态环境恶化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环境优美是城市是否宜居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等四个方面。

  以城市景观为例,又分城市中心区景观、社区景观、市容市貌3个指标。“比如市容市貌的评审,我们组织专家学者,采取现场抽样考察城市背街小巷市容市貌,从城市空间布局、园林艺术、环卫保洁、路面完好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分为三个层次:较好,得满分;一般,得一半分;较差,得0分。”罗亚蒙说,环境优美度总分30分,临海市得了27.6分。

  不难看出,评价体系十分繁杂,评价标准十分科学,评审过程十分严格,评审结果十分公正。“临海市能经得起如此严格的评审,成为全国首个县级市宜居城市,相当不易。”罗亚蒙说。

  据了解,中国城市国际协会对“宜居城市”每年巡查一次,每三年复审一次。城市宜居性保护不好的城市将收回已授予的牌匾。

  
来源: 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 洪和胜 陶晓庆 编辑: 陈丽丹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临海市成为我国首个县级“中国宜居城市”
  • 临海创新党员宣传教育方式 村支书主演“微电影”
  • 浙江临海市党建“微电影”上手机
  • 临海市沿江镇推行“点单式组团调解超市”
  • 临海市设立首批“职工科技创新工作室”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