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4日讯 昨天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端午节。这个节日,昨天在杭州玩出了“混搭”味儿:西溪湿地的传统保留节目——赛龙舟历来最抢风头;不过,雷峰塔畔的“国际版”端午节来的可都是“粽子节”的老外粉丝们。
西溪水道里“打混战” 传统龙舟在“闹”不在“赛”
几乎每年的端午赛龙舟,都会遇到下雨,在西溪狭小的河道里,你争我赶,上下此起彼伏,翻船是常有的事,那可不是选手学艺不精,而是图个闹腾。
翻了船,大伙跳进河道里,一二三,再把船翻过来,用个盆,把水往外舀干净,继续划。观众最喜欢就是看翻船了,谁拿第一和我可没关系,端午节就是看个高兴!
昨天,杭州的西溪龙舟节热闹非凡,现场不仅能看到祭龙王仪式、国际龙舟竞渡赛,还能欣赏到水上文艺表演、花样龙舟表演。
来自杭州蒋村和余杭五常的200余只龙舟在西溪湿地东西两个赛场集结,有赤膊龙舟、半天装龙舟、满天装龙舟和老年龙舟。赤膊龙舟是主角,比的是花样、团结和气势。
“传统的龙舟,在闹不在赛。”
五常现场那些龙舟,就如出水蛟龙,水花飞溅,船尾的舵手有节奏地随着锣鼓声一蹲一立,船头也跟着一沉一浮。到深潭口大樟树下水中间原地做360度旋转(俗称载泥坝)是最难的,需要龙舟上所有人齐心协力。“哗啦”,一条船沉了,“扑通”,又一条船翻了……看得周围游客惊呼不断,笑声连连。
昨天,五常赛区除了当地各村的龙舟队大显神威,还有来自北大、清华、复旦等7所高校的学子,他们是来参加第二届名校龙舟竞渡赛的。都是划龙舟,土生土长的乡村汉子和青葱岁月的大学生,反差极大,抓人眼球。
老外也爱“粽子节” 传统的果然就是世界的
手腕绑上红丝线、举起鲤鱼旗,来自厄瓜多尔的小姑娘屠安琪第一次过这样“专业”的端午节。昨天,杭州雷峰塔景区有一场“世界的端午”盛宴。
昨日雨大,手腕绑系红丝线、鲤鱼旗随风舞动等节目都放在雷峰塔一楼架空平台举行,有顶无墙,倒也通透爽气。
活动包括“顶天立地”立蛋祈福、投壶、面具DIY、挂鲤鱼旗等,雷峰塔事先通过本报征集了10户中外家庭参加,包括来自英国、加拿大、厄瓜多尔等国的友人。
“以前路过河坊街的药店,曾经得到赠送的香囊,因此知道端午这个节日。”屠安琪今年12岁,5岁开始待在中国,汉语和杭州话都说得挺溜。她在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念书,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来自厄瓜多尔。
面具DIY是韩国端午风俗、挂鲤鱼旗是日本端午风俗……此次端午体验,因为加入了东南亚各国端午的元素,游客都玩得新奇开心。
传统的,果然就是世界的。
旁边新闻
穿汉服,“沐兰汤”
端午节,除了吃五黄,赛龙舟,家家门口要悬挂菖蒲艾草,传说是为了驱邪和保健康。
昨天,杭州射潮国艺馆用一场传统仪式庆祝端午节,不仅有射五毒、投壶,还有以菖蒲和艾草为主角的“沐兰汤”。在《荆楚岁时记》中曾写:“五月初五,谓之浴兰节”,可见沐兰汤在古代非常受重视。
在现场,身穿汉服的市民们向主祭行揖礼,主祭回礼后,用菖蒲沾着盆里的水,在人的额头、双手上轻轻拂拭一下,以示祛除晦气。而这个水就是“兰汤”,兰并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后来人也用菖蒲、艾草煎汤。
社区派送艾草“花束”
“大伯,拿束艾草挂挂,驱蚊辟邪的。”昨天的海月桥社区门口很是热闹,社区很温馨地向小区居民们发放端午问候——一人一份艾草束,一个香袋。
这些艾草束,是海月桥社区一大早从浦沿采购来的新鲜艾草、菖蒲。选三五支艾草、菖蒲混搭成一束,用细绳扎起来,并独具匠心地插上彩色卡纸的小卡片,装订在绳子蝴蝶结处,俨然一把“端午花束”。
- 大雨端午节来“抢镜” 持续降雨要绷紧防汛这根弦
- 杨梅采摘季碰上端午节 余姚慈溪车子堵到高速公路上
- 端午“菜篮子”拎得轻松 粽子大甩卖咸鸭蛋挺便宜
- 端午节杭州哪里好玩?运河庙会值得去逛逛
- 社区阿姨手把手教包粽子 消防官兵与居民共度端午节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