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5日讯 没有利率,可以讨价还价;没有监管,只要有工商注册就行;服务对象大多为个人,再小的业务也会做……如今的调剂行渐渐充当起传统典当行的角色,而且对典当行的冲击比较大。按有关人士的话说:“‘蛋糕’就这么大,调剂行也要来分杯羹,势必会影响典当行的业务。”
高高的柜台,紧密的栅栏,旧时的典当行给人的印象就是拿东西去那里当,价格谈不拢的时候,还可以讨价还价,很少有监管部门的监管。而如今的典当行,经营情况却大不一样。
“首先它要受监管,其次典当的价格根据银行6个月的贷款利率计算,不能讨价还价,而且现在典当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很少有个人到典当行来办业务,因此,涉及的账目金额都比较高。”市商务局商贸运行处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和传统典当行有非常大的区别,但如今调剂行充当这个“角色”后,对典当行的业务冲击力还是蛮大的。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如今的调剂行越开越多,它们虽然门面小,和典当行的区别大,但执行的业务和典当行差不多。
“调剂行只要在工商部门注册就行,几万块钱就能搞定。”市区一家典当行的老板李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典当行的业务对象大多为企业,而调剂行的主要客户是个人,几万元甚至几千块钱的业务都在做,对典当行的动产业务影响还是很大的。
“相比安全性,调剂行的风险大多了。”市区古越典当行的老总张先生告诉记者,典当行有监管,经营范围大,因为有准入门槛,所以对市民来说风险相对较小,安全性高。“调剂行可以讨价还价,而在典当行是不可能的,这对我们的业务冲击力就比较大了。”
市商务局商贸运行处的负责人表示,典当行对客户的资金安全是有保障的,一旦发生纠纷,至少可以走司法途径,而调剂行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是没有法律保障的。
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市民在典当东西时喜欢走调剂行的渠道。“主要是利息低,可以讨价还价,这点灵活性是我比较喜欢的。”市民钱先生直言不讳地说,有时候急需用钱,而金额又不太大的时候,他还是选择调剂行。
不过最近几年,调剂行的生意也不尽如人意,一些调剂行在开业后,又马上销声匿迹了。“主要是业务量不够。”市区延安路上的一家调剂行在开了一年多后,决定于近期关张。“虽然典当行视我们为‘洪水猛兽’,但调剂行始终不能与典当行抗衡。”该调剂行负责人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