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现场
青花豆
西班牙银币
我是一艘船,名字叫“小白礁1号”,就像“南海号”、“南澳号”一样,是由考古学家命名的,因为年代太久远了,我的本来名字已经忘了。重见天日之前,我躺在渔山岛附近的小白礁18米到20米深的海底。直到20多年前,一个叫牟永根的小伙子,在和同伴捞海螺时才发现了我。
我的身世是怎么样的?我有些记不太清楚了,考古学家根据昨天发掘的实物,推测我很可能是艘南下做生意的商船。
我是一艘中型的远洋商贸船
在蔚蓝色的海水里,我整整躺了160多年之久,把身子躲藏在泥沙和蚝壳里,被发现时,仅仅露出桌面大的船头。
从2008年开始水下考古发掘,直到昨天,越来越多的发掘实物证实,我是一艘不折不扣的中型远洋商贸运输船只:出土的器物,除少量为船上生活用品和船体构件外,大部分是运输船货。
我生活的那个时代,专家推断是1821-1850年间,那正是宁波被辟为“五口通商”商埠的前后。那时的宁波港所在的城外三江口北岸,还是一片荒滩,仅仅有一个小渔村,与城中联系全靠一个叫“桃花渡”的渡口。
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时代,宁波的先民就驾舟出海谋生,形成宁波港的最早雏形。后来,宁波城市形成后,港口逐步移至余姚江、奉化江和甬江汇合处的“三江口”,也就是桃花渡一带。自1842年之后,宁波的江北岸就被指定为通商地点。自此以后,近代宁波港港区就在这里慢慢形成了。
我从宁波的深水良港出发
眼下可以肯定的是:那年那月,我是从宁波港口出发的。考古队员在我身体中部货舱,发现了不少貌似梅园石材的东西,这些都是宁波“特产”。这些梅园石,是用来运输和压舱用的,是一种很罕见的建筑石材,在宁波已经开采了近2000年,是制造石雕、石碑的上等石材。
日本奈良市的东大寺石狮子、般若寺的十三重石塔,都是由这种石头精琢细凿而成,如今已经是日本国宝级文物。其实早在宋代,日本人就请宁波人用梅园石造佛像。梅园石开采范围在梅园村两公里范围,离开这个范围就不是梅园石。
载满了梅园石,那个早上,我们从宁波港出发,事先准备了3到5天的蔬菜和淡水。船上人员,有船老大和水手不下10个人。船老大一般都是由对航海气候、风向、暗流特别有经验的人来承担。水手和船员,根据航线安排或货物的运输量,由船老大临时灵活招募,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临时工或打工仔。
我是去哪里?
向南一路远行的可能性很大
关于我此行的目的地,历来争议很大:一说是东南沿海、一说是日本、另一说是南洋东南亚。最近,大家都倾向于南下的这一说法。
在清道光年间,宁波海上贸易有两种:一种是北方贸易,到山东、天津这一带。另一种是南方贸易,出了宁波往东南沿海走。
当时的船商,有广东商人、福建商人或宁波本地商人。船只有宁波造、广东造、福建造的。目的地多为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等地。在离开桃花渡口时,我装满了瓷器、陶器、铜器、锡器、石器和木器等,器形有碗、豆、盘、杯、器盖、罐等,多为青花瓷器,多为“道光年制”款,少量是“嘉
不过专家分析说,不排除我是“绿眉毛”船只的可能性。那么,你就可以想象一下我的样子:采用古老的木制舵,有三桅五帆,主帆三面。船头像一个鸟嘴,古代浙人认为是鸟衔来稻谷种子,才造就了浙江的鱼米之乡,所以把船头做成鸟嘴状,因此又叫“鸟船”。我与沙船、福船、广船一起,形成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船”。我的特色是可以在东南沿海等近海领域溜达,也可以不远千里去赶赴南洋。但是专家说,这个说法仍得进一步等待发掘考证。另外,我是平底船还是尖底船、航速究竟有多块?也还在进一步考证中。
为什么会沉在渔山岛?
这里是中国远洋的必经航线之一
如果把我推理成一艘下南洋的远洋船,那么我在渔山岛沉没,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考古专家第一次发现我的时候,我的身体呈南北方向,向西方倾覆。南端的船头,距离小白礁的海底部分仅仅2米左右。因此,你把我说成是“触礁沉没”,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
我沉没的渔山岛小白礁,正处于中国远洋航线的必经之路上。在我国古代的航海图上,渔山岛早早就有了记载,这里也是郑和下西洋的必经之地。
到了清代的航海图上,就特别标明了渔山岛,还说明这里可以补充蔬菜粮食和淡水。还有一些航海志书里不断提到,这里的礁石很多,提醒大家开船经过一定要倍加小心。虽然在历史上,这里曾经船来船往很是热闹,但是目前,我成为这里唯一一艘被发现的水下沉船。因为被梅园石和泥沙埋在海床上,掩蔽措施很严密,我也是一艘没有被盗捞过的古沉船。
在沉没很多年后
人们在这里建造了远东第一灯塔
不过在渔山岛海域,我或许不是很孤独!专家分析说,渔山岛海域不排除还有我这样的沉船。
古人能耗费重金在这里建造灯塔,证明这块地方是重要航线,沉船的事情应该发生了不少。这座灯塔,是在我沉没近半个世纪后终于建成的。它位于渔山列岛一座海拔108米高的山峰上,始建于1895年,为铸铁塔身。灯塔使用直径2660毫米牛眼透镜,用煤油纱罩灯头。当时,半径在25海里海域的过往船只,都能看见它的亮光。这座灯塔,对于以后海上丝绸之路上船只的过往命运,至关重要。
专家说,我是目前我国水下考古工作中发现的年代较晚的木船,为探索清代晚期中外贸易史、近代海外交通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同时,我还是宁波范围内发现的第五艘东海古沉船。在中国文献、外国文献的记录中,南海比东海的沉船记载要多得多。这也证明了:沉船事故如此少而罕见的宁波,的确是一个深水良港。
庆年制”款。这些青花瓷,都是从景德镇运来,但都是民窑的产品,没有官窑青花瓷昂贵。
始建于晋代的浙东运河,将宁波与钱塘江连接起来,大大扩展了宁波港的内陆辐射能力。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浙东运河又成为大运河的自然延伸段,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南北水运动脉,宁波则成为大运河唯一的出海口。景德镇的大量瓷器,就通过浙东运河一路运到宁波港,再从宁波港出发,发往新的地方。
专家论证说,从我的船舱出土的青花瓷和其他器物器形来看,西沙和印尼曾发现过类似的沉船资料。而在当时,中国的两个重点贸易对象,就是菲律宾和泰国。因此,我下南洋这一说法,不少专家比较认可。
我是一艘什么样的船?
不排除“绿眉毛”的可能
由于潮汛的冲刷、海水的腐蚀,人们在海底发现我时,我的身体仅仅残留长约20.35米、宽约7.85米的一段。船体上层和船舷等构件已不见了,但龙骨、肋骨、隔舱板、船底板等主要构件依然保存较好。而我的隔舱门现在只找到了两块,因此究竟有多少个舱位?眼下谁也说不清楚。
据都市快报 记者 程潇龙文\摄 通讯员 张敏明 丁华 徐学敏
- 爱心小学即将在陇西启用 宁波招募支教志愿者
- 去年宁波破获毒品案件800余起 缴获各类毒品共计30多公斤
- 本周仍以阴雨天为主 后期气温将突破30℃
- 浙江发掘百年沉船"小白礁Ⅰ号" 采集的518件器物多为青花瓷
- 象山海底沉睡近两百年 “小白礁Ⅰ号”今日揭开面纱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