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焚毁毒品300公斤。董旭明/摄
浙江在线06月26日讯
冰毒麻古等新型毒品有继续蔓延之势,相比传统毒品,新型毒品更是“杀人于无形”
昨天下午3时,杭州天子岭垃圾处理中心。在写有“毒品”字样的四大堆物品周围,民警正奋力往上倒着汽油。不久,现场指挥员一声令下,几大堆的毒品同时燃起了熊熊大火。
浙江省禁毒总队长蔄牛说,这几大堆毒品总量达300余公斤,主要包括:海洛因89.06公斤、冰毒(含冰毒片剂)126.51公斤、“K粉”氯胺酮77.42公斤、可卡因1.08公斤、摇头丸7.19公斤及其它多种精神麻醉药品。
来自警方的统计,仅今年1至5月,全省共计查处吸毒人员14174人次,其中滥用合成毒品的12011名,占84.7%,本省籍人员7552名,占53.3%。破获毒品犯罪案件2011起,其中涉及合成毒品976起,占48.5%,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2844名。缴获各类毒品共计61.4公斤。此外,今年以来各地禁毒部门还缴获枪支20支,运毒车辆29台,毒资120余万元。
警方抓获他的时候
向他买毒品的电话响个不停
半年前,杭州望江地区某小区来了个“怪蜀黍”(网络用语:叔叔)。
他很帅,全身名牌,平时爱戴一副遮住大半张脸的墨镜。到了凌晨,他会到小区边上的自助银行捣鼓个半天。还有,一张张陌生的脸,总是从他的租房里进进出出。
近日,杭州公安禁毒支队找出了答案:他竟是一名打通广西到杭州贩毒线的毒枭!这家伙姓张,40岁,以前他只碰海洛因,现在应客户的要求,开始买卖新型毒品。
赚头高啊!进货每克20元的冰毒,他以380元卖出。
一般人都是白天汇款,而且若有大笔交易,总喜欢选择到柜台去请工作人员帮忙。然而,张某的行径一反常态,他总是凌晨两三点到自助银行操作。
这半年里,他的交易量竟然高达五六百万元!
“我们经过两个多月的蹲点守候,发现进出他出租房的人很杂,形形色色的,老板有,职员有,甚至还有扒手。”杭州禁毒支队办案民警说。
“他应该是和一个杭州女人住在这里,两人是情侣关系。”民警还发现,在距离这个小区不到十分钟步行时间的地方,张某还租下另一套房子,他和女友时不时地会到那套房子里去转转。
每次,他们到那套房子里,总是亮灯不到5分钟,然后迅速熄灯。
越来越多的线索指向:那套房子应该是个毒品仓库!警方决定适时收网,并且同时在广西抓捕张某的供货上家。
“我们抓他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个不停,都是问他买毒品的瘾君子,我们下楼的时候,有一个杭州某长途车站的乘务员穿着工作服上来,一看这个架势,忙说自己不是找这户的,不打自招。”办案民警提到的这名瘾君子,几乎每天都要吸食海洛因,他已经离不开张某这个毒枭了。
张某也是一天要用针筒注射三四克海洛因的,所以他走的是“以贩养吸”的路子。
那套房子果然是毒品仓库。整套房子里空空荡荡,只有一张棕绷床和一个大衣柜,衣柜的最下层放着许多鞋盒和茶叶罐,里面装的都是毒品。
这一仗,警方共缴获海洛因1500余克、冰毒2000余克、麻古2000余粒,毒资20余万,暂扣涉毒车辆3辆,抓获吸贩毒人员30余人。
在老家广西,张某有过扒窃前科,后来开了二手手机店。染上毒瘾之后,张某靠卖手机,付不起毒资,所以他索性到杭州来贩毒了。
张某开始只买卖海洛因,但越来越多的“客户”问他:你这里有没有冰(新型毒品冰毒)?
于是,张某开始捣鼓起了新型毒品的生意,甚至后来做得比海洛因还要大。“他卖出的冰毒是380元每克,而从上家那里的进货价则是20元。”办案民警事后查明。
十年转型:毒品从“粉”到“冰”
新型毒品更易导致行为失控致暴力犯罪
《2012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至2011年底,全国发现并登记吸毒人员179.4万人,其中海洛因115.6万人,占64.5%。滥用全成毒品58.7万人,占32.7%,但同比上升35.9%。
从2002年到2011年,吸食海洛因人员占比例从87.6%下降到64.5%。但从2005年至2011年,滥用合成毒品人员从占全国吸毒人群比例的6.7%上升到了32.7%,人数从5.9万人直线上升到了58.7万人。
杭州市公安局禁毒处成立之时,王警官便来到禁毒一线了,10多年过去,目前令王警官感到棘手的是,如何有效遏制住合成毒品的蔓延趋势。
合成毒品包括冰毒、麻古、麦角乙二胺(LSD)、氯胺酮(K粉)、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俗称摇头丸)、氟硝安定和γ-羟丁酸等,又称新型毒品。如果说,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更多损坏的是人的身体,那么麻古、冰毒等新型毒品则主要对人的脑子有不可逆转的损害。
“吸食合成毒品的一群人或者在KTV酒吧,或者包租宾馆,吸食后狂玩到天亮。由于合成毒品一时间看不出成瘾或者有什么后果,他们往往打着吃了没事的幌子,能不断地邀人加入。”而合成毒品又与性有关,能让那些吸食过的男女没法忘记,于是一次次地重复。
“新型毒品的危害绝对不亚于海洛因,它对脑部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我们遇到过很多案例了,往往是因为吸食新型毒品之后,人已发疯而不自觉。”王警官说。
1.冰毒:甲基苯丙胺,为纯白细微结晶体,形似冰块。第一次使用便会上瘾。又称“毒品王”。长期使用导致情绪低落,精神失常,损害心、肝、肾,甚至死亡。
2.摇头丸: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外观多呈片状,五颜六色。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在幻觉作用下使人行为失控,发生自残与攻击行为,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
3.麻古:“麻古”系泰语的音译,属苯丙胺类兴奋剂,主要成分是“甲基安非他明”和“咖啡因”。毒品均为圆型。片剂,黄连素药片大小,呈玫瑰红、浅桔红、深桔红、苹果绿等,服用后会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极度兴奋,能大量耗尽人的体力。
4.K粉:氯胺酮,是医疗上使用的静脉全麻药(开他敏),形似白色结晶性粉末,故名K粉。K粉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触二三次即可上瘾。K粉对人体的危害,有轻微的做梦感和漂浮感,重者出现幻觉、妄想,行为异常,记忆减退。
旁边新闻 国际贸易里他卖的是特殊粉末 本报讯每克30元的进价,一转手就以25克420美元的价格卖到国外(相当于每克105元),在暴利面前,小胡经不住诱惑了。他研究生学历,从事外贸工作,昨天被下城区检察院批捕,涉嫌罪名是贩卖毒品。 小胡今年31岁,安徽人,从事的是医药化工用品的国际贸易。促成他的生意,不得不说另一个人,刘某。 刘在网上弄了个网页,专卖“戊巴比妥”。这是一种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平时当麻醉剂使用,而且多用于动物,人用了容易上瘾。因为长期做医药化工生意,小胡拥有自己的网上交易平台,有一大批客户,当他把这个消息传递给客户后,有的客户表达了意向,他们是当毒品注射。 小胡和客户一般都是通过电子邮件联系,一有生意,胡就向刘进货。 从去年11月到今年5月,短短半年,小胡的客户就遍布美国、英国、荷兰、越南、澳大利亚等国,支付宝交易额达12万元,毒品数量达2公斤以上,获利5万多元。 5月9日,杭州某快递公司的人发现揽收员收进来的一个包裹有些异常,包装的纸板壁有点鼓,在鼓出来的地方还发现了白色粉末状物品,随即报警。 “戊巴比妥”被认定为新型毒品,按照和海洛因1:10000的比例参考认定克数,这么一算的话,数量认定上就不算太大了。 快递界有明确规定:易碎、易燃、易爆、粉末、液体,带腐蚀性等物品,均不可以邮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很难办到。像这个案子中,快递员就辩称不知情,去收件时包裹已经打好。 因此,检察官说,要加快规范快递行业法律法规的建设,要加大对毒品危害性的宣传,海关部门对出入境物品的检测也要加强。网络贩毒,不是一个小问题。 案件中的刘某也在前段时间被批捕,涉嫌同样的罪名。
- 浙江销毁300余公斤毒品 全省未成年吸毒者1000余名
- 党建引领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 嘉兴在册吸毒者8709人 将以实名制管控快递毒品流通
- 浙江上盘边防派出所:民警宣传禁毒 不让毒品进校园
- 神秘声讯电话催领“毒品”包裹 此类骗局一定要警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