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6日讯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顷刻间,山洪暴发,洪水肆虐,家园被毁,险情不断……
6月7日至11日,持续5天的强降雨袭击遂昌20个乡镇。22日—24日,50年一遇的强降雨再次“横扫”遂昌,全县4.26万人口直接受灾。河水暴涨,乌溪江、周公源等流域的洪灾为20年一遇。
截至25日,暴雨已造成825户房屋进水,58间倒塌,638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4.18万亩,中断县道9条,农村康庄道路、机耕路塌方、损毁30余公里,交通桥梁冲毁4座;4座山塘受损,损毁堤防、护岸27.2公里。预计直接经济损失达1.52亿元。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面对罕见的暴雨和肆虐的洪水,遂昌县委、县政府紧急部署,启动科学有效的防汛抗洪机制,上下一心、干群一心、党群一心,在暴雨中挺起钢铁脊梁,打响了一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保卫战”!
县乡村三级防汛体系快速形成
连日的暴雨,让防汛形势到了最危急的关头。
灾情就是命令。遂昌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紧急动员,投入抗洪一线。县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灾,县委书记杜兴林,县委副书记、县长何卫宁等县主要领导干部带领相关部门人员投身抗洪救灾抢险一线,科学指挥,统筹调度,与暴雨争先,与洪水赛跑。
22日晚上11时,县里紧急启动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23日上午11时,又迅速将应急响应升级为Ⅰ级响应,县乡村三级防汛抗灾体系迅速形成。
乡镇、部门第一时间到岗到位。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责任人24小时值班巡查,确保每个自然村都有一名值班干部“不闭眼”。通过传真、电话、短信等形式,向各乡镇村负责人、各类防汛责任人连续发出暴雨、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目前已累计发出信息4.5万多条。遂昌所有的乡镇驻村干部到村里一线巡查,24小时值班。同时,组织沿溪、沿江、地质灾害点等安全隐患点的农户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目前,全县各个受灾点均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无人员死亡、无人员被困的目标。
所有防汛一线都有干部身影
大灾面前,党员干部成了受灾群众最可依靠的“主心骨”。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情面前,只要是防汛一线,就有遂昌各级干部的身影;每一个有困难的群众,都能得到最及时的帮助。
柘岱口乡,6月23日短短2小时,降雨量达到了53mm。
随着水位猛涨,柘岱口、际下、尹家等沿河地势低平的村险情加剧,随时都有被洪水吞噬的危险。
“必须确保每一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上午10时,接到县里转移群众的命令,乡党委立刻召集镇、村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全村群众有序撤离。当最后一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最后一户村民搬空贵重物品时,柘岱口村的洪水已漫过了人的半腰。
23日,千佛山景区山洪暴发,60多名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被漫过一层楼的滔滔洪水围困,情况异常危急,接报后县消防大队火速出击,与石练镇党员干部一道,巧妙地用消防梯搭起了一座空中“桥梁”,游客全部安全转移。
暴雨中,遂昌全县上下2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危险地带,奋战救灾一线。在湖山乡,全乡各点位上都有乡、村两级党员干部驻守、抗洪;在垵口乡,党员干部争领“军令状”,确保24小时有人巡查、有人盯视……风雨中,他们挺起了一个个压不垮的脊梁!
不让一个村失去联系
县防汛指挥部,连着4个昼夜灯火通明!全县各地的汛情、灾情不断汇总,指令不断下达。不落下一名群众,不让一个村失去联系,确保“不死人,少损失”。这是县委、县政府下的死命令。
为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钢铁长城,一套高速运转的科学防汛机制有条不紊地运转开来。
暴雨临近,粮草就绪。早在19日,相关部门便根据县领导批示,在加强监测巡查的同时,备好物资、器材,确保险情来临时能迅速反应,投入抢险救灾。
暴雨来临,全面排查。特大暴雨导致全县发生100多起山洪地质灾害。一次次,党员干部与群众一道,对低洼地带、地质监测点、山体滑坡地段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防范人员伤亡。
暴雨威胁,争抢速度。3天来,遂昌各地干部根据防洪预案,调配人力,先后从危险地带紧急转移3140人,确保大家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
暴雨未歇,救灾先动。全县20个乡镇所有自然村都已取得联系,救灾盲点全部消除。相关部门也已做好准备,在抓紧抢修水毁道路及水、电、气、通讯网络设施的同时,筹备灾后自救、卫生防疫等工作,确保灾后平稳过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