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郭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区。
浙江在线06月26日讯 现在,不管是在海岛还是山村,生病不愁找不到医生了。从县级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再到各村卫生室,如今,温州市已基本实现从县域面上纵向深入到点的三级医疗网络全覆盖。也就是说,全市范围内,“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已基本打造到位,农民看病难问题逐渐得到缓解。
根据温州大都市发展新格局“1650”规划和村居“转、并、联”后的布局,我市加大力度构建城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一方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标准化建设,确保每个县(市、区)至少1家二级甲等以上综合性医院。同时,确保每个建制乡镇都有1家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中心镇所在地建成1所具有二乙综合性规模的医院,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家、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700家、村级医疗机构3401家。其中重点建设856个左右农村新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资金由当地财政承担,并通过“1+X”模式,建成“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据统计,如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只剩下少数未建,3100多家村级医疗机构已完成。除少数偏远、人口稀少山村外,“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已基本建成。哪怕是半夜,就医难问题也能缓解。在农村,病人从家到医疗机构看病,基本能在20分钟内到达。
在永嘉乌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干净舒适的就医环境,温和亲切的看诊态度,井然有序的诊疗服务,病人们方便地接受医护人员的就诊服务。“发烧咳嗽什么的,家门口医院就搞定了,多方便呢!根本不用往大医院跑,那样既麻烦还贵,根本不实际。”前几日,因咳嗽前往该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老陈,道出了基层医疗需求的真心话。
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编织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级医疗机构,三级网络环环相扣。根据要求,各地原则上按照乡镇(街道)所辖范围或按3至10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服务半径为0.3至0.5公里,服务人群为辖区常住人口的30%至5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范围为1至2个村(居)委会,服务人口约0.4至1万;辖区常住人口少于0.5万人的乡镇可设社区卫生服务站。
市级大医院人满为患,农村医疗机构门可罗雀。如何改变“小病都往大医院跑”的尴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留”得住病人关键,也是缩小城乡医疗水平差距的必要途径。为此,我市创新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升农村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健全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2012年要创建10个中心(强)镇二级乙等达标医院,完成100个农村新社区示范卫生室创建。“如今,在县域范围内,常见病、多发病基本都可解决,已具备一定的疑难疾病诊疗能力。”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郑云蒸介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全科医疗服务,承担起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等的诊治工作,提供慢性病人、伤残和肿瘤康复病人等后续住院治疗服务。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9家三级医院对口支援23家县级医院,结成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缩短城乡医疗差距。这是医疗帮扶“大手牵小手”的模式之一,旨在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支持。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新格局。预计到2015年末,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95%的病人在县域内解决看病问题。
除输送技术外,“造血”的效果更能让小医院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据透露,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编12153人,而目前已入编的仅6795人,还有近一半的人才缺口。为解决人才紧缺问题,我市除加强对本地人才培训外,还通过定向委培的形式,为农村社区医疗机构招贤纳才。目前,首批22名本科生已毕业,到大医院经过3年培训后,将到农村上岗服务。今年计划的116名专科层次、113名本科层次,也均已得到积极响应。
- 温州天气:本周中后期多晴热天气 午后多雷阵雨
- 温州洞头与楠溪江景区推进无线网络覆盖
- 温州龙湾永中东林等四个“城中村”项目启动
- 温州旅游信息中心挂牌 将设百台智慧旅游互动终端
- 温州杨府山中转场垃圾堆积如山 恐有塌方隐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