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9日讯 家住杭州大木桥社区的王基玮老先生今年79岁。最近十年来,王大伯每天坚持手抄80条左右的报纸新闻,平均每天都要用光两三支签字笔笔芯,十年来用掉的笔芯毛估估有近万根。他抄出了75本的新闻手抄本,摞起来足有半人高。
王老伯说,他没有太多文化,但是从抄写中找到了乐趣,动手动脑人不老。“我们年纪大了,没赶上好时候,不过,我用自己的土办法,一样能跟上时代。”
一张稿纸,能写下2250个字
昨天上午10点多,大木桥社区阅览室,王基玮大伯正埋头抄写着当天的《钱江晚报》,身边还放着1份《参考消息》,这是他每天都要摘抄的两份报纸。
王大伯用的是黑色签字笔,抄写在纸上的字整整齐齐,字体很小,与打印的五号字差不多。王大伯说,字写得这么小,不一定很科学,不过他觉得“可以更专心”,另一个原因则是出于一贯的生活态度,“可以节约用纸”。
一张有300个格子的稿纸,王大伯能抄写2250个字。大伯的抄写本已经用到了第75本。签字笔笔芯则已经用掉了近万支。“我老家在义乌,每次回去我都要批发笔芯,批发价便宜,每支1毛钱,我每次批发个300支或500支。”
笔芯换得勤,笔管却是用到烂才会换。大伯手里的签字笔,握笔处已经用脱了颜色,从黑色变成了黄色。
抄写习惯,从关注伊拉克战争开始
大家肯定都会好奇,老人怎么会有抄报纸这个爱好的呢?
“我是从伊拉克战争开始抄报纸的,当时我很关注这个事,每天要看电视,还要把专家的观点记下来。不过,电视机速度快,记录跟不上,就第二天找报纸来抄。”王大伯说:“后来伊拉克战争停了,可我觉得抄报纸挺好的,抄一遍的东西到底记得牢。有时候老伙伴们聚在一起谈谈国内外大事,我就是个活的资料库。”
这个习惯就这样保留了下来。
社区工作人员称王大伯为“王老师”:“王老师每天早上8点半准时来社区阅览室,抄报纸一直抄到中午11点回家吃饭。下午1点半来,4点半回家。”
碰上节假日社区阅览室不开放,王大伯就在家抄;周末,报纸减版,老人如果抄不满80条新闻,他还会到下城区图书馆找其他报纸继续抄。
10年抄报纸,帮他赶上时代的脚步
抄报纸,在大伯看来好处多多:体力好了,老年病基本绝缘,最牛的是,锻炼了记忆力,“我能记得半个月里几乎所有的国内外大事。不过,细节是记不牢的,这个不好吹牛。”
“我不是才子,用不了毛笔,也画不来画,但是从专心抄报纸里,我也能找到一种境界,我形容不好,反正就是很专注。”
但是更多的好处也许是成就感。王大伯说,他想把所有抄写的新闻本留给孙子们,不是让他们去看当年的新闻,而是想通过这个告诉他们:爷爷当年,也是个很执着很有毅力的人。
“现在是电脑时代,但是我老了,没赶上好时候,但是我觉得用我这个土办法,一样能追上这个时代,你们年轻人和我聊天,绝对不会觉得我脱节。”王大伯笑得很开怀。
延伸阅读
瞧瞧,乐活的他们
老有所乐,“夕阳红”也能过得多彩多姿,我们采访过很多快乐生活的老人家:
住在环西新村的模范夫妻:90岁的朱谱强老人和89岁的谢松年老人,还会手拉手去看电影《功夫熊猫》。
生过肿瘤的柯阿姨,是医生见过的最严谨的病人,哪怕看病都要把病历做成笔记,把化验单画成图表。
香樟社区的曹森月阿姨,从“植物杀手”,变成了仙人球养殖高手,向花鸟市场返销仙人球。
77岁的张勇虎教出的八哥会说英语、吹口哨、撒娇。
还有带着相机四处拍摄的,用大毛笔蘸着西湖水写字的,在自家花园种满草药的……更多的老人聚在一起跳舞、唱歌、打太极拳。
这样的日子让人感慨,哪怕子女不在身边,哪怕年纪大了,身体病了,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 永康450多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 杭州能否建一座“口述历史音像资料库”
- 藏进信封的5枚金戒指 不不心夹在旧报纸里卖掉了
- 沈海高速惨烈车祸 黄月梅醒来后亲人藏报纸关电视
- 新闻和报纸摘要:“心系基层”慰问团在宁波演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