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岱山7月1日电 位于岱山县本岛北部的鹿栏山下,有一片古老的沙滩,伴着一个诗意般的名字:鹿栏晴沙。沙滩全长3.6公里,是江浙沿海最长的沙滩。清代时,诗人刘梦兰就这样赞美它:“一带平沙绕海隅,鹿栏山下亦名区,好将白地光明锦,写出潇湘落雁图。”
昨天夜里,在这片沙滩边,几千名游客唱着年轻的、关于海的歌,拥抱、狂欢,张扬着个性,挥洒着青春——这是由岱山县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岱山岛听海节”的活动现场。听海节包括追海音乐会、听海露营、沙滩运动等活动。大部分游客是从网上得知这个活动,相约从全省各地来到鹿栏晴沙沙滩,一起享受“听海”的过程。
在这片古老海滩,以如此年轻的方式碰撞,唯一没有变的,是人们的浪漫和激情。
80后金莹从小在这片沙滩边长大,双脚踩惯了这里的沙粒,两耳听惯了那一阵阵涛声。“小时候,一有空就和同伴一起跑到这里来玩,放下书包,脱掉鞋,一直朝大海跑去。”金莹说,这里的沙质虽然偏硬,但是很细腻,踩上去不会有痛的感觉;而且,沙滩坡平,纵宽大,几百米外海水也只能淹到上半身。
时光流逝,过了而立之年的金莹已为人母。昨天傍晚,伴随着夕阳的余辉,她从上海租了辆车,带着法国丈夫和儿子重新踏上了这片沙滩。“踩在上面,还是孩童时的感觉。”金莹笑着说。
在“听海节”现场,除了飞扬的激情,更有温馨的相聚。
“大海,我们回来了!”一群银发的老人一起牵手奔跑在沙滩上,吸引了游客的目光。“这是我们13个老同学来赶赴这场和大海的约会。”56岁的刘松筠特地从杭州赶来,和她一起相约而来的是一帮老同学。
刘松筠说,30年前,他们也是在这样的海边告别,走向各自的人生。约定10年后在海边团聚。“可是,年轻的时候,大家都太忙,离得太远,相聚很困难。前段时间,我们从网上了解到这里要举办听海节,几十年前相约在大海的愿望,一下子就实现了。”踏着海浪、和着涛声,这群年近六旬的中老年人和身边的年轻人一样欢歌笑语,玩累了,大家一起搭起帐篷,宿在海滩边。
伴随着熟悉的海涛声,金莹注意到,海边多了一艘渔船,几个身穿旧时服装的渔老大,叼着烟斗,一起唱出铿锵的渔歌号子。在金莹童年的记忆中,这里还常能听到“嗨哟嗨哟”的号子声,“岱山人都知道,这是渔歌号子,是壮实的渔民们劳作的声音。”面朝大海,高声歌唱着渔歌号子,共同完成大海赋予的任务。
而在另一头,在绚丽的灯光下,舞台已经搭好,轻快的流行乐吸引了游客层层围观,大家一起挥手、一起欢唱。
“明年夏天,我们再相聚这片海滩上,如何?”夜幕下,不知道谁大声地召唤了这么一句。“好!”响应的声音来自周围,有相识的,更有不相识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