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2日讯 今年6月24日是著名人口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家马寅初130周年诞辰,6月21日,马老家乡嵊州市正式启动纪念活动,并将持续到年底。
马寅初是嵊州近现代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人之一。这些日子来,记者走访了嵊州市有关部门、马寅初人口学理论研究者以及马老在家乡的亲人,发现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马老的130周年诞辰都非常重视。
家乡的后人,用各种方式纪念先人
马寅初130周年诞辰,对马老在家乡的后人来说意义重大。马大成是马寅初的侄孙,农民出身,因在阅读有关马寅初传记文章时发现一些出入,便放下锄头,走上研究马寅初的道路,至今已10年,现为浙江省马寅初纪念馆办公室主任。昨天,马大成告诉记者,纪念马老130周年他不能没有作为,正准备进一步搜集马寅初的资料,让人们了解一个真实的马寅初。
马大成说,1982年马寅初去世后,他的故交、学生来嵊的人不少,马大成在北京期间又接触了很多马寅初的同事和学生,了解了不少内容,其中有些是传记和纪念文章所没有讲述或有出入的。“想了解一个真实的马寅初是我的第一个想法。”马大成说,“我所听到的马寅初是一个可爱和有血有肉的人,比传记和纪念文章中的马寅初要丰满得多。”因此他开始搜集齐马寅初的文章、言论、著作及舆论、媒体对其行踪的报道,和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经过几年的努力,在马老130周年诞辰前,马大成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整理成《马寅初年谱》,在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学界研究一个真实的马寅初提供帮助。
79岁的马锡根是马寅初远房第五代孙,生活在马老的老家浦口街道。在马老130周年诞辰之际,他最希望能把浦口街道建设成一个文化特色街道。早在去年,他就撰写了一份题为《浦口文化事业如何开展》的报告,交给浦口街道文化中心,文中阐述“结合马寅初名人效应,把浦口建成一个特色文化街道”的思路,得到了街道有关负责人的肯定。
马锡根告诉记者,对于马老130周年诞辰,他的不少亲人都非常激动,并各自在纪念着。
马老学术研究者,退休后把理论变为实践
沈彪是嵊州市研究马寅初人口学理论的著名学者,如今虽已退休,却还担任着嵊州市人口协会副会长一职。从1990年开始,沈彪便在马寅初中学开展中学人口教育。20多年来,他在研究马老人口学理论上建树颇丰。难得的是他还把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为不少家庭在教育子女上排忧解难。2006年退休后,他到嵊州市家长学校总校家庭心理咨询站发挥余热,至今已接待了3500多人次,为成百上千学生或家庭排忧解难。
在各界庆祝马寅初130周年诞辰之际,沈彪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告诉记者,在一般人心中,提起马寅初便想到他的人口学说,殊不知马老还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他认为,其经济学说和教育理论对现在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比如其主张的经济持续发展的“团团转”理论以及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的理论,后人应该重视起来。
沈彪认为,“马寅初”三个字已成为嵊州人民的骄傲,马寅初名人效应有待进一步开发,无论是形象的树立还是思想的挖掘、精神的弘扬、人格的仿模都有文章可做。
用越剧表现马寅初曾多次搁浅,130周年之际终于成行
嵊州是越剧的故乡,马寅初是嵊州的名人,两者相结合,或许会有意外的效果,也是纪念马老130周年诞辰的一个好方法。
嵊州市文广新局的黄士波告诉记者,嵊州市早就想用越剧的形式表现马寅初的精神和思想,但因创作难度大,就搁置了下来,在马老130周年诞辰之际,被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毕竟越剧的柔和与马老的铁骨铮铮有距离,找到契合点有相当大的难度。为此,嵊州市有关部门多次召开研讨会和协调会,还聘请著名剧作家姜朝皋担任编剧,国家评剧院一级导演韩剑英担任导演。
经过三度修改,《马寅初》剧本终于完稿,但编剧姜朝皋坦言一开始他并不赞成越剧《马寅初》,因为该题材不宜用舞台剧形式表现,但嵊州全市上下的坚持让他有一种试试看的心。而随着对马老了解的深入,他越来越佩服马老“坚守学术良知,维护科学真理而宁折不弯勇于献身的浩然之气”,于是舍弃一切杂事,专心投入到《马寅初》的创作。
据了解,目前越剧《马寅初》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除了剧本和导演,主要演员也已定好,“马寅初”一角由浙江越剧院的著名演员张伟忠饰演。该剧由嵊州市越剧团负责排演,已于6月25日开排,将于年底前公开演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