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2日讯 近年来,随着义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旧村改造的稳步实施,当地群众的居住条件大幅改善,拥有数套(间)、十几套(间)甚至更多住房或店铺的家庭越来越多。通过出租住房或店铺,不少义乌家庭每月的固定房租收入达数万元、10多万元甚至数十万元,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一拆致富”的财富神话。在此背景下,一个特殊的年轻群体正在义乌逐渐形成:他们平时主要靠家中稳定的房租生活,尽管其中一些人也有自己的工作或正在自主创业,但与普通的工薪阶层相比,他们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工资收入也不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们就是义乌的“房二代”。
其实,“房二代”现象全国不少城市都有。但在市场经济发达、外来人口是本地户籍人口两倍多的义乌,“房二代”现象尤为突出。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义乌正加快市场转型升级步伐这一大环境下,深入探究义乌“房二代”群体真实的生存状态,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租房篇】年轻房东两年挥霍150多万元
张建云(化名)是义乌市区人,今年28岁。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家在篁园市场附近拥有两间店面,同时还经营一家饭店,是义乌较早富裕起来的家庭之一。
家境优裕的张建云学习却不太认真,成绩不如人意,结果连初中都没读完就退学回家。
成年后,在父母的督促下,张建云曾去义乌一家保险公司上班,但没过多久就不想做了。之后,他又去朋友的公司开过车,还信心十足地开过一家音响店,但最后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从未在一个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干足3个月。
4年前,村里实施旧村改造,张建云家有了一栋4层半的房子和两间店面房,他个人还分到一块80多平方米的地基。像很多义乌家庭一样,张建云父母把第4层及顶楼留着自己家里人住,把1~3层及两间店面房租了出去,一年的租金有20多万元。
自从家里有了稳定的房租收入后,张建云再也不愿出去工作,安心当起了“职业房东”。两年前,张建云又不顾亲友反对,以150多万元的价格将自己名下的那块80多平方米的地基卖给别人。有了这150多万元钱,张建云成天到处玩乐。
有空的时候,张建云经常和一些社会闲散人员一起打牌、喝酒。张建云很会花钱,在别人面前,他总爱摆出一副大款的样子,出手很大方。有一次,他去一家娱乐场所玩,一个晚上就消费了8万多元。在两年时间里,张建云将150多万元钱挥霍一空。现在,他的很多亲友已不愿意借钱给他。就连他的父母也对他彻底失望了。
背景数据:据义乌市农办统计,义乌已有195个村启动旧村改造,其中104个村实施全拆全建,60个村全面完成旧村改造工作,已有4.1万户家庭搬入新居。尽管我们无法从该数据中得出义乌“房二代”的准确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大范围的旧村改造无疑会造就一个数量不小的“房二代”群体。
【创业篇】把义乌折叠凳卖到伦敦奥运会
楼志桥是一名80后青年,义乌市江东街道东江桥村人。2000年,村里实施旧村改造后,他家有了3栋房子。其中一栋房子自己住,另外两栋房子用于出租,一年光租金就有数十万元。这样的收入,完全可以让楼志桥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
2005年1月,楼志桥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专科文凭,随后进入义乌商城集团福田市场第二分公司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楼志桥接触到不少外商,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好。于是,他萌生了去美国深造的想法。之后,考托福、准备签证材料、联系美国的大学……这些烦琐复杂的工作,他全部一人独立操办。2005年底,楼志桥顺利进入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密西西比学院会计专业学习。
虽然家里不缺钱,但在美国4年,楼志桥尽量靠学校的奖学金和自己假期打工赚来的钱维持生活。尽管在美国的独立生活让他吃了不少苦头,但收获丰硕:他不仅如愿以偿地掌握了英语,还系统地学习了会计学,为今后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自立。
2010年4月,楼志桥决定回国发展。2011年7月,他和表弟一起创办了商林进出口有限公司。凭着流利的英语口语以及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楼志桥的外贸业务做得有声有色。近日,他通过阿里巴巴与英国最大的超市之一Dunelm达成合作,对方一口气下了11个订单,要从义乌采购价值250余万元的折叠凳,这些折叠凳将大部分用于今年的伦敦奥运会。
除出口英国外,楼志桥还把生意做到了美国、日本、荷兰、以色列、泰国、菲律宾等国家。他还准备在美国田纳西州设立办事处,作为公司开拓美国市场的战略据点。
出国留学靠自己,回国创业的楼志桥仍然坚持凭自己的力量发展。创业初期,他从父母那里借来的每一笔钱都记了账,最后用自己赚来的钱一一还清。“我们80后、90后的创业青年,承担着推动义乌市场转型升级、走向国际市场的艰巨任务,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多一份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勇于开拓。”楼志桥说。
背景数据:在义乌,像楼志桥这样坚持自主创业的“房二代”越来越多。一份来自义乌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义乌籍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6%)。从自主创业学生递交的相关材料看,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居多。
【他山之石】———富裕湖商为何没落?
1876年前后,湖州商人达到顶盛。当时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用动物的形体来表示他们的财富。
当时最有钱的刘家多有钱?我查了一下,是2000万两。除刘家之外,还有三头象、八只牛、七十二只狗,加在一起财富超过8000万两。当时清朝一年的财政预算是7000万两,小小的湖州商人富可敌国。
相对于其他商帮来说,湖商的生活过于舒适。当时湖商最大的投资就是以上海为中心的房地产行业,大大小小的湖商纷纷在上海购置房产,这些地产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以刘家为例,仅仅刘家第四房就在上海出租房屋700多栋,房租收入达到每月5万元以上。
富起来的湖商没有抓住振兴民族工业的机会,却将大量的资金流向捐官买爵、修园建楼等非经营性的领域,这说明湖商的投资存在短视的问题,也为湖商的没落埋下了伏笔。湖商从富可敌国到全面没落,虽然有历史时局的因素在里面,但思想过于僵化保守、不思进取或许才是根本原因……
———节选自《郎咸平:富裕湖商为何没落?》(原载2008年11月3日《新世纪》周刊)
【专家观点】多一点忧患意识,把房产当做“垫脚石”
义乌人要有忧患意识
专家档案:贾少华,义乌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在业内有“创业教父”的美称。
贾少华认为,义乌“房二代”现象不利于义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义乌人要吸取历史上湖商(即湖州商人)衰落的教训,要有危机意识。义乌的发展不能光靠房产,投资方式不能过于单一。要学会规避风险,学会把“鸡蛋”装在不同的“篮子”里。
同时,义乌人要有变革的紧迫感,要多一点忧患意识。一个民族要想长盛不衰,必须有忧患意识,义乌人更是如此。义乌人要学会拥抱时代的变化,不能因为有了丰厚的房租,成为富裕阶层,就安心坐享房租收入、不思进取。要在义乌事业最红火的时候看到时代发展的趋势,把握发展的脉搏,这样才能长盛不衰。
房子是“垫脚石”,也是“绊脚石”
专家档案:徐玮,市人力资源研究会理事、市委党校社会学讲师
徐玮认为,“房二代”是伴随城市化的推进而产生的新兴群体。在拥有家庭赋予的先天财富优势前提下,是继续为理想拼搏奋斗,还是坐享其成安于现状,已成为“房二代”面临的人生选题,也是影响一座城市有无发展动力的重要因素。
从“房二代”角度看,若将拥有的房产视作人生追求的目标,安于坐收房租、消遣娱乐,房产只能成为个人发展的“绊脚石”。倘若“房二代”能对自身发展有明确的定位与规划,并为之拼搏奋斗,房产就能成为“房二代”追求成功和实现价值的“垫脚石”。义乌“房二代”应秉承义乌人吃苦耐劳的品质和“鸡毛换糖”的精神,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本与条件,为自己、为义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手记
如果没有房租,我们靠什么生活?
之所以要关注义乌的“房二代”现象,源于一个在义乌流传已久的话题:如果有一天不出租房子,我们靠什么生活?
也许,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在杞人忧天———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国际商贸城有7万多名经营户,有1.3万多名外商常驻义乌,每年前来义乌经商的外国人达40余万人次,义乌市场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多年稳居全国专业市场之首……毫无疑问,只要继续保持当前的发展势头,义乌的经济社会肯定会继续大步向前,义乌的房子和店铺肯定越来越值钱,义乌“房二代”的租房收益肯定会越来越多。
选择关注义乌“房二代”,并不是对义乌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失去信心。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们对义乌的发展前景满怀希望,正是因为人们对义乌的未来寄予太多的期待和厚望,我们更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审视义乌走过的道路,学会在梅雨季节感受阳光的萌动,学会在嘈杂浮躁的夏天守望秋的丰硕、春的希望!
当然,对于义乌“房二代”群体,无论他们是选择“职业房东”还是自主创业,我们都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尊重每个人选择适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这是一个成熟社会应有的包容和品质。只是我们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义乌“房二代”,在享受义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富裕生活的同时,能像楼志桥等新一代义乌青年一样,多一些远见和思考,多一份责任和担当,把“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并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经过30年的发展,进入而立之年的义乌市场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这一过程中,义乌收获了很多的鲜花和掌声,也有过转型升级的彷徨和阵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坚定信心,勇敢地朝着既定的方向阔步前进,相信义乌一定能实现新的跨越,再创新的辉煌!
- 王福元,金华义乌市復元私立医院董事长
- 义乌市场进口商品有身份证 首批100家经营户受益
- 义乌市场进口商品有了身份证 首批100家经营户受益
- 义乌50多家沿街商户建爱心休息站 环卫工请来歇歇脚
- 义乌80后女孩捕捉阳光商机 “魔罐”年销三千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