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3日讯 手炉,又称“袖炉”“捧炉”“火笼”,旧时宫廷乃至民间常将其作为掌中取暖工具,手炉是由火盆逐渐发展演变的,自唐朝始创,到明清时期尤为盛行,明朝中后期,手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制炉人才辈出。
不过,随着空调和取暖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手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已越来越少,而在拍卖市场上的手炉身价却是与日俱增。
收藏身价与日俱增,几年间不少铜手炉价格翻10倍
以前是收藏市场冷门的铜手炉,近两年收藏价值逐渐凸显,部分工艺精美的铜手炉近几年价格倍增,有的翻了近10倍。
徐宇灵是我市铜手炉收藏界的名人。他收藏铜手炉有将近10年的历史。他告诉记者,由于以前铜手炉不受重视,市场价格很低,近两年来,其收藏价值才逐渐被人认识,价格上涨较快,像是一些从宫廷和官宦人家流出的铜手炉市场价格已经高达万元。
据徐宇灵介绍,品相好的铜手炉,3年前才卖两三百元,现在都卖到了两三千元。
3年前他在苏州以几千元价格购得的镂空铜手炉,如今,有人开价上万元想向他收购。
他认为,铜手炉本身就是一项独特的收藏工艺,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收藏价值正在逐步显现,而与其他藏品不同的是,铜手炉几乎没有赝品,后市升值空间还很大。
手炉收藏精为贵,为寻宝海外淘货
徐宇灵收藏手炉源于一次意外。
有一次,他出差的时候,看到街头一个卖铜牛造型的古玩很是喜欢。
“虽然后来那个铜牛被鉴定出是假的,但是从此以后,我对古铜器的喜欢之情被激发出来了。”徐宇灵说,从此以后他开始收藏铜器,尤其是铜手炉。
一开始,徐宇灵选购手炉总是盯着档次不高的作品,见到就想买。这一时期购的手炉多为白铜或黄铜制作,素面无工,做工粗劣,古玩市场时有所见,价位在数百元间。
但经过一段时间,他觉得这类藏品太一般,渐渐失去兴趣,转而购藏一些富有特色且工艺上乘的作品。
在徐宇灵的位于椒江海门老街的收藏店里,记者见到了“潘祥丰制”“张鸣岐制”等名家款识的手炉。
徐宇灵说,在2006年北京翰海的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只并没有刻花图案的小铜手炉,就因为上面落有“张鸣岐制”款,估价16000至20000元,成交价则达到了38500元。而徐宇灵收藏的“张鸣岐制”的手炉中,刻画有人物、花纹等精细团。
目前,他收藏的百来件铜手炉中,部分价值已达十几万元。
“巴掌大的铜手炉,在古代竟然能精雕细琢到这种程度,真是不容易。”在徐宇灵看来,收藏这些精巧的手炉不仅仅是种投资,更应该是种艺术欣赏。
为淘到好的手炉,这些年来,徐宇灵开始到海外淘宝。
他给记者展示了一个自己在日本淘到的手炉,刻有八仙等纹饰,甚是精致。
杂项相对偏冷,收藏捡漏几率大
在古玩收藏中,手炉收藏算是一个小门类。
“如果按升值潜力和回报率来讲,书画、瓷器当属第一,但动辄千万元、上亿元的价格不是收藏大众能玩得起的。作为冷门的杂项也许是最佳选择。由于目前整体价位偏低,对普通收藏投资者来说,杂项更具收藏性。”对于徐宇灵来说,手炉是收藏中的一个冷门,但是它的价值正逐步被发现,未来更具投资价值。
他认为,杂项一直处于冷门,在于杂项太杂、范围太广。虽收藏人数较多,但长期以来信息和价值不透明,不利于交易流通,也缺乏炒作资金。但在艺术品市场的升温带动下,也逐渐走热。
同时,他也提醒,随着手炉拍卖行情的日趋火爆,赝品手炉逐渐显现江湖,特别是仿造名家制作的较为普遍,因此,除了关注手炉的款识、字体之外,还要注意工艺制作的精细程度,特别是炉盖的纹饰是否达到精细的程度,款识再逼真,其工艺制作达不到水准,一定是赝品。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