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4日讯 一个房间大小的水池,里面浸满编织袋装着的茭白,池子一头,水龙头大开,水哗啦啦地往池子里流;池子另一头,溢出来的自来水白白淌了一地,很多茭白池的自来水龙头是24小时开着的。
昨天,记者在距离水厂近的上游村子——余姚市河姆渡镇的江中村、芦山寺村等地转了转,发现了这样的一幕。
这几个村子供水正常。每年6月到10月,村民们把成熟的茭白收到家里,装进编织袋,放到茭白池,用水浸泡保鲜。每年也正是这个时间,下游罗江村的村民用水就特别困难。
曾收过水费,后续监管却无法执行
昨天,记者见到了河姆渡镇自来水厂的张厂长。张厂长告诉记者,其实茭白池24小时用自来水循环浸泡的现象,他们也知道,去查过,但就是没办法彻底杜绝。
供水正常的几个村的村民们用自来水浸泡茭白,除了河道水不能使用之外,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用自来水不用交钱,这点村民们也不否认。
“其实水厂刚建成的几年,还是收过水费的。”张厂长说,1993年的时候,水厂建成,当时水费征收比较正常。
到了1998年,用水需求量大了,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罗江村这样距离比较远的村子,就出现供水不稳定的情况,那里的村民就因为供水不稳定而拒绝交水费了。
到20世纪初,小村并大村之后,由于供水不稳定的村子水费难收,别的村子开始学样,不管供水有没有问题,都不愿意交水费了。
“一直到2009年,茭白池‘狂用’自来水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水厂的工作人员到村民家里反复劝说,但没有一点效果,就想再收水费,可始终没能执行。”张厂长很无奈地说。
每年水费如能收上来,就能改变现状
张厂长告诉记者,如果大家都能节约用水,即使是茭白池的水龙头能在放满水之后关一关,管道的水压就能保障,罗江村也能够得到正常的供水。
张厂长说,目前,河姆渡镇日均供水量1.5万吨左右,除去三分之一的企业用水,剩下的都是老百姓的生活用水。刨去管道老化等原因损耗掉的水量,约有三分之一的水都浪费掉的。
目前企业用水每吨1.6元,生活用水每吨1.2元,如果水费都能收上来,每年有200多万元收入。
开支方面,近几年来,水厂平均每年要投入100多万元进行管道改造和维护,再加上各种成本,从2000年以来,每年都要亏损200万元左右。
“如果每年水费能收上来,水厂就按期进行管网改造,罗江村村民也能正常用水。”
罗江村的许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不是不愿意交水费,而是交了水费用不上水,上游还在浪费,心里不舒服。而对于其他村子“看样”不交费,许先生说,这是“领导”应该考虑的问题,并不是罗江村一个地方不交水费才导致现在的局面。
- 金华7月2日单日用水再破纪录 各类用水量达22.5万吨
- 专家:自来水烧开后喝才是健康的喝法
- 杭州3年前就通过饮用水新国标 自来水水质更放心
- 杭州3年前就通过了饮用水新国标 自来水水质请放心
- 不是停水就是降压 滨江的自来水希望能稳定一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