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记录是为了更好保护
科研人员对乌岩岭的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并进行影像记录,历史由来已久。只是过去全凭人力而为,比起如今的数码时代还要困难得多。
1981年5月30日下午,当时的杭州大学生物系教师诸葛阳首次在乌岩岭发现村民捕获的一只黄腹角雉。1983年夏天,中科院院士郑光美来到乌岩岭研究黄腹角雉,此后7年间,他平均每年至少在乌岩岭上度过4个月,最多时长达7个月。世界上第一张野外黄腹角雉的照片,即由郑光美拍摄于乌岩岭。
1984年4月,郑光美和助手在乌岩岭海拔120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黄腹角雉的巢,里面还有3个蛋。于是他们在距离鸟巢20米外搭了个窝棚。观察工作进行了十几天之后,一天早晨,当郑光美走出窝棚时突然发现雌鸟站在树枝上,而没有在窝里孵蛋。原来鸟窝漏了,蛋掉到了树下。为了继续观察,他们开始动手修补鸟巢,然后将蛋再放回巢中。由于鸟蛋在低温下待的时间太长,已经无法在正常的28天孵出雏鸟了,可是强烈的母性使雌鸟始终不走。郑光美抓住这个机会,爬上树,在最近的位置拍摄到了黄腹角雉的照片,并录下了它的叫声。黄腹角雉照片和录音的公布震惊了当时国际雉类的研究专家。
乌岩岭科研人员介绍,乌岩岭保护区自1975年设立以来,每个时期工作人员在其中取得的影像资料都极大推动了乌岩岭珍稀动物的保护。
本世纪初,北师大的科研人员在对乌岩岭的黄腹角雉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发现黄腹角雉自身没有筑巢能力。于是乌岩岭工作人员找到了泰顺司前、筱村一带篾匠专门为黄腹角雉制作人工鸟巢。随着人工鸟巢制作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如今乌岩岭的每个人工鸟巢至少可供黄腹角雉使用三年以上。而仅这一项创新,就为黄腹角雉的繁殖带来了许多便利。
目前,乌岩岭保护区共记录有陆生脊椎动物297种。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云豹、金雕、黑麂、白颈长尾雉、金钱豹、鼋、金斑喙凤蝶等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43种。黄腹角雉野外种群数量约400只左右,2010年获“中国黄腹角雉之乡”称号。
目前,该保护区森林覆盖率92.8%,乔木树种活立木总蓄积量75.1万立方米。种子植物共1863种,占浙江省种子植物的55%,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许多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种类。属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有中华水韭、南方红豆杉、伯乐树、莼菜等4种,属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有20种。
近两年,乌岩岭除了大力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同时也开展了野生植物调查。去年下半年,乌岩岭保护区和浙江大学、台湾东海大学合作,设立了6公顷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对其中直径一厘米以上的树种进行了GPS定位、测量、标识。去年6月,乌岩岭科研人员在保护区内发现了浙江珍稀植物——越南安息香,属省内首次发现。近日,乌岩岭科研人员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里又首次发现了多种珍稀植物,目前正在报送国际植物学专家鉴定。
正如乌岩岭管理局局长严华所说,对保护区的生物进行监测,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们。相信随着近两年乌岩岭在与国际研究网络接轨的不断尝试中,会有生物多样性方面更新更多的首次发现。
- 泰顺开建温州首个竹产业文化园 面积20多亩
- 泰顺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水平 三百干部进企业
- 泰顺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水平 三百干部进企业
- 泰顺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水平 三百干部进企业
- 泰顺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水平 三百干部进企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