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宁波市委党校一只加盖上锁的篮筐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于上锁原因,该校解释说,几年前有几位小青年在这里打架,后来他们就把篮筐锁了起来。
宁波市委党校的思路不难理解,由于打球而打架,闹得学校不得安宁,那就索性把篮框锁起来,免得惹是非。但是,像许多简单化的做法一样,这一做法也有失妥当。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奥运会上摘下的金牌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应该是全体国民的强健,而非几个专业队员的出色。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许多地方要求包括学校在内的公共体育场所对外开放,宁波市委党校应该也是顺应了这一潮流而向市民开放的吧!
但是,体育活动,特别是比赛型的体育活动,往往有激烈的对抗性,而且容易由理性的对抗转变为非理性的打斗。这不仅在中国如此,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不要说是业余比赛,就是举世瞩目的正规比赛当中,也不乏这样的事例,最著名的当数拳王泰森咬耳朵事件啦!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现实中往往很难做到。
这样说,当然不是鼓励打架,我们呼吁各类比赛参与者要文明理性。但是,作为公共设施提供者而言,对于比赛场上发生的一些意外事件,哪怕是暴力冲突事件,是需要有心理准备的。
不仅是公共体育设施,可以说任何公共设施,只要对外开放,都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甚至出现一些毁损灭失事件。譬如公园的花木,图书馆的藏书,都有遭到破坏的情况,最近绍兴的公共自行车,不也有被人偷走的吗?但是,总不能因为出现这些不愉快事件,就干脆“锁”起来不开放了吧!
一般来说,公园、图书馆之类的公共场所,不大会出现这种极端防范措施。而党校为什么会这样做呢?究其本质原因,恐怕还是对开放公共设施有点心不甘情不愿。
因为他们毕竟跟公园之类的公共场所不同,开放操场、篮球场,往往是政府号召之下所为。但是,学校本身还是认为这是我们的东西,而没有打心眼里认为这是纳税人提供的钱,给我们建起来的。一旦出现打架之类的麻烦事,就干脆将它锁起来,一了百了。因此,从根本上说,还是缺少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对待自己掌控下的公共资源。如果打开了这把“心锁”,那么篮筐上的锁也一定会轻松地打开。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