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黑车”专项行动正在平湖展开,但在素有“‘黑车’重灾区”之称的平湖汽车南站,“黑车”势力却是越来越猖獗,“黑车”司机不再满足于悄悄地拉生意,而是大胆到与正规客运公司抢起了生意。(7月4日《南湖晚报》)
非法运营的“黑车”让人既烦恼又“受伤”,不仅严重扰乱公共交通市场秩序,而且一些“黑车”司机不守交通法规,超载超速,在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巨大隐患的同时,也无法有效保障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更有甚者,一些“黑车”司机拉帮结派,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影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运管部门对治理“黑车”也是严要求、细规定,但屡禁不止,特别是在车站等重点地段,“黑车”活动更是肆无忌惮。个中原因,既包括少数乘客因贪图方便让“黑车”有机可乘,也包括相关职能部门日常监管不到位,打击力度不够等。
“黑车”之所以敢“牛气”冲天,说白了,还是“不怕”的心理在作祟。一方面,坐“黑车”的乘客大多急于赶路,由于实际利益没有损失或损失不大,且怕麻烦、图省事,从而宁做“待宰的羔羊”,而“黑车”司机摸清了路数,自然不怕;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受人力、时间、取证等限制,在查处方面往往“高举轻放”,使得很多“黑车”司机心存侥幸,甚至有恃无恐。
打击“黑车”行动任重道远,必须动真格、用重典,形成声势,让相关人员为违法行为付出“高成本”。据2日的晚报报道,本月起实施的新《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规定,对“黑车”司机的处罚额度提高为1万元至5万元,而且车主也将受到处罚,将被处以2000元至2万元的罚款。笔者认为,有关执法部门既要对“黑车”保持“零容忍”,又要“零理由”地按上限严惩不贷,彻底打掉“黑车”的嚣张气焰,否则风头一过必将“涛声依旧”。
当然,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施用重典的同时,也要广大乘客积极配合,要敢抵制、敢举报、敢挺身而出,对“黑车”行为坚决说“不”。只有这样,相关驾驶员和车主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
此外,还有一点更不可忽视,那就是治理“黑车”必须从源头抓起。“黑车”猖獗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公共交通存在短板,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改善市民出行条件,这才是治本之策。有关方面必须在优化公交线路、加密公交班次、提升出租车服务水准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满足乘客多样化的交通出行需求。试问:要是老百姓出行非常快捷、便利,谁还会“黑白不分”地选择乘坐“黑车”呢?一旦无人光顾,没了市场,“黑车”司机自然就会“金盆洗手”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