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0日讯 清晨的西苕溪,清风徐来,水波荡漾。
从安吉县北毛竹山出发,顺流而下,夹岸翠竹飘摇,渔民悠然捕鱼,《苕溪诗卷》浮现于脑海:“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
在这里,和米芾相遇。公元1088年的八月初八,“宋四书家”之首的米芾和好友沿着苕溪岸边漫步,带着回归自然的山水之心,他铺纸挥毫,以酣畅激昂的行书为好友赋诗六首,成就了日后闻名书坛的《苕溪诗卷》。
纸上的行云流水沿着优美舒缓的线条来到现实中,眼前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似乎是从北宋穿越而来,带着人景合一的诗意。人在苕溪,似入桃花源,却不曾料想这恬静的溪水经历涅槃。
西苕溪,发源于安吉县永和乡的狮子山,自西南向东北流向太湖,溪畔沟渠交错,溪水浅急,水草丰美。沿岸而居,白日人欢笑,黄昏渔火明,山水养育了一代代苕溪人。
上世纪70年代,就连长期淤积在河道的黄砂也成了致富源,采砂船频繁往来,加工机隆隆轰鸣,一时间,溪底的3000多万吨砂石随着奔流的溪水源源不断地输向各地。
西苕溪畔的人们曾骄傲过,因为中美建交前夕,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杭州修建重型飞机场采用的黄砂就是出自这里;他们也曾忧伤过,历经30多年的商业采砂之后,泥沙逐浪尘浮面,百里苕溪秀色衰。
如今,唯有岸边仅剩的一只采砂分离机静静地诉说这段历史。庞大高耸的外表下依稀可以看到苕溪人心中的挣扎:一条船就是一个家庭,产业链上下1500多人在此掘金;停转多时已锈迹斑斑的机身上,更可看到苕溪人心中的坚定:历时两年,采砂船、分离机淡出视线,西苕溪商业性采砂已全面停止,两岸的深山里,一块景观石也难以出境。
喝着源头清泉水,更应想着下游人——米芾笔下的苕溪诗意再现,苕溪人把一江清水送出境的同时,也用行动书写下新的“苕溪诗卷”,这穿越千年的溪水,承载着一方人的尽心呵护。
同是源头,开化齐溪村,钱塘江源莲花溪畔也有一丝雅致的诗意。农家女主人精心泡出一杯龙顶茶,钱塘源头水和高山龙顶茶在杯中相遇,像是汇集了天地的精华,天光云影在此徘徊。
时光机器拨转至明代,“进贡芽茶四斤”,农家门前的这条路也许是清明前夕快马飞舟之要道,龙顶茶沿此送至京城。在古代,能以“龙”字命名,便是一种身价;如今,龙顶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开化也因其而出名。
在女主人的眼里,龙顶的尊贵来自这一股茫茫山野的清气,来自源头活水的灵动。这一份自然的馈赠,生长在钱塘源处的山民更是倍加珍惜——
两千多亩山林全面禁砍,每年三个月休渔并放养鱼苗净化水质,坚持“零工业”……山民们代代相传的规矩中,传递的是对环境的珍爱,他们要用活水蕴出纯净的龙顶;
美化村庄、打造旅游特色景点、办起农家乐、发展农产品特色产业……山民们的日常生活里,闪现着发挥生态价值的智慧,让一江清流成为致富的源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对自然之道的解读。当年,他云游讲学至遂安县城狮城的瀛山书院时,在方塘前读书思考,面对门前瀛溪的源头活水,顿悟哲理,挥笔成诗《观书有感》。
穿越千年,狮城已经在新安江水库蓄水后,静卧千岛湖水底,不过,在湖面上方50米处,姜家镇的村民已重建起家园。古城的许多记忆已经沉入水底,但半亩方塘安然无恙,传递着亘古不变的真理,至今被村民们日日吟诵。
六月里,半亩方塘中的小荷已露尖尖角,虽然微小,但能让山村有一抹鲜亮的颜色;
曲折而纤细的莲花溪在山中逶迤而行,不断有支流汇入,无意间已有钱塘江磅礴的气势;
重生的西苕溪一路向北,与东苕溪相遇后,一路汇集的涓涓细流就这样升华为下游的波澜壮阔。
西苕溪畔、钱江源处、千岛湖边似乎有了默契,向人展现着自然之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点滴之举,方以保清流。源头活水汩汩而来,挟着一路的自然之道,捎来山村动人的新诗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