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即时报 > 正在连线 正文
专家论证杭城道路交通问题 削流、绕行、诱导、循线

  浙江在线杭州7月10日讯(通讯员 谢晓颖)许多去过香港、台湾的人都会注意到,每一座高楼大厦的四周,全是四通八达的道路。这样一来,城市的血脉就有了发达的“微循环系统”,一旦发生拥堵,马上可以选择另外的道路。

  为缓解交通两难问题,杭州交警积极借鉴香港、台湾等地的交通“微循环系统”的经验和做法,今年以来专题进行“循环交通战略”研究,目前理论基本成型。7月10日,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炜,国家ITS(中国智能交通)主任中心马林,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王殿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孙立军,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关宏志以及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孙正良等多位来自全国道路交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专程赴杭,对该战略研究进行论证。

  循环交通推出背景

  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浙江第一大城市,同时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两个副中心城市之一,高楼林立、车来车往,完全不亚于香港等国际大都市。据悉,截至今年5月,全市户籍人口680万,机动车保有量214.4万,驾驶人240.1万。其中,市本级辖区户籍人口230万,机动车保有量87万(中小型客车76.8万辆,占总量的88.3%),驾驶人111.4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杭州“行路难、停车难”的交通两难成为突出的矛盾。

  今年1月3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夏宝龙在杭州调研时做出了“杭州加强城市畅通管理和驾驶人严训严考,交通要大循环”的重要指示,省、市领导已先后12次批示,为今年缓解“两难”工作指明了方向、目标和主要措施。据此,杭州交警迅速确立了缓解交通“两难”的重要创新举措和重点主攻方向,将循环交通作为改善交通的新途径,即围绕当前影响交通的重大事件,按照“建网、削峰、畅流、增效、严管”的缓解交通“两难”问题十字方针,开展了《杭州市循环交通(组织)战略研究与三年行动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提出了“削流、绕行、诱导、循线”为交通组织策略,以“区间循线、区内循环、避开核心、开辟通道”为交通组织原则,按照由内向外、疏堵解结、先“潮”后“单”、区域衔接、里应外联的工作原则,在交通分区划定的基础上,以“循线”链接分区和分区内组织循环交通单行措施为主要交通组织手段,以智能控制和信息诱导为主要科技支撑,推进循环交通从理论到实践的成功转化,构建符合杭州实际的交通组织管理全新体系,打造杭州现代城市的交通“新蓝海”。

  怎样理解“循环交通”

  以杭州城市发展形成的分区为基础,以区间通道链接各分区和各分区内组织循环交通单行措施为主要手段,以智能控制和信息诱导为主要科技支撑,使城市交通流按照设定的路径有序高效运行,以达到充分利用既有城市交通资源的全新交通组织管理体系。

  具体的理解,就是通过构建分层的区域交通组织,系统提出区域间和区域内的交通组织策略,来解决现状存在的问题。如附图所示,车辆从起点A出发,想去往终点B。

  循环交通能促使车辆按照区内微循环——区间循线——主循线——区间循线——微循环的行驶路径,最终到达终点。整个行驶过程安全有序,路径选择合理,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让行车人选择出行路径。

  试点效果展示

  曙光路潮汐交通

  问题简介:目前城西居住人口近70万人,每天早晚高峰出行的居民有50万人左右,其中80%-90%依赖机动车出行,从而形成了城西早晚高峰交通“潮汐”现象。曙光路作为沟通市中心城区和风景区、连接城市东西向交通的主要干道,早晚高峰期间通行压力进一步增加,“高峰效应”和“潮汐效应”凸显。

  具体措施:

  在对该区域交通流量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杭州交警制定了固定车道实施潮汐交通组织的方案,根据早晚高峰实际流量情况对潮汐车道实施合理分配;

  对路口渠化、信号配时、交通设施及路段公交站点相关设施进行调整。其中,曙光路潮汐车道控制系统于5月28日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通过可变的LED车道指示信号灯代替限行标志物来指示车道的行驶方向,以现场控制或联网控制的方式代替人工搬运限行标志物变换车道的运行状态,提高了沿线道路通行效率和路面警力执勤效率。

  效果评估:城西进城主干道通行明显改善,曙光路早高峰由西向东方向车速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晚高峰通行顺畅有序;文二路、天目山路早高峰由西向东方向通行得到一定释放,实现流量、流速“两提高”;天目山路、黄龙路和西溪路、玉古路、求是路组成的2条通勤线路的各个路口排队现象均有所缩短;周边以往较为拥堵的教工路—黄龙路、学院路等主要转换道路的通行也得到改善。实施一个月以来,早高峰流速、流量分别提高18.2%和3.7%。

  灵溪隧道优化措施

  问题简介:灵溪隧道是连接城西与西湖景区、滨江区的重要枢纽,日均3万余辆机动车的通行流量已远大于其设计通行承载能力,因此严重影响了隧道及其周边路口的通行秩序。针对灵溪隧道周边的西溪紫荆花路口,时常因隧道放行不畅,发生路口“打结”等情况。

  具体措施:

  制定了西溪紫荆花路口交通组织优化方案,并于2012年5月15日零时起,在该路口实施了禁止多个方向机动车左转的优化措施;

  对紫荆花路采取全路段隔离措施,在高峰时段利用磁吸柱对路口东、西口实施隔离及“潮汐”指挥疏导;

  通过调整南北向信号灯相位顺序的优化措施,使同一信号周期内的南北向放行时间较原本增加了近30秒。

  效果评估:西溪紫荆花路口及其周边紫荆花路、西溪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逆向行驶、违法变道等交通陋习明显减少,同时早晚高峰的结束时间也分别从原本的早高峰9时40分许结束、晚高峰19时许结束,提前至了早高峰8时30分许结束、晚高峰18时30分许结束。以6月4日至8日为例,早高峰期间,“马家坞”北向南进隧道流量和流速分别提高了17.3%和15.8%,晚高峰期间,北向南进隧道流量和流速分别提高了12.3%和6.7%。

  城西高技路等十条道路实施单行形成微循环

  城西区域内的高技路、万塘路、葛家庄路、华星路、华星之路、古荡巷、工专路、塘苗路、文北巷、文都巷等10条道路都属于城西地区的支小道路,周边住宅小区、商场、学校密集,通行和停车的“两难”问题尤为突出。以万塘路为例,由于受文一路口的农贸市场、物美超市及道路两边饭店、小区影响,万塘路上的违法停车及通行问题日益突出,加上与沿线几条支小路的交汇,极易形成交通节点并造成道路拥堵。由于这些道路较窄,短期内又没办法拓宽道路,目前的道路状况,已不具备双向通行的条件。

  具体措施:

  从7月起,对城西区域内的这10条道路相继实施全时段机动车单向通行,以此形成微循环。

  效果预估:通过合理地设置单向通行,将缓解这些道路的拥堵问题。且因此次的单行线设计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在保留原有单行线道路(包括文二、文三路在内共6条)条件下,集中新增10条支小路实施单行线组织,并与其他双向通行道路相互衔接、配套使用,形成多个循环回路,构成区域性的微循环网络,从而达到道路间环形对流、均匀交通流量的目的,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状,使市民的出行更加顺畅便捷。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第一时间,我在现场
杭州36.8度 没出梅
高速实施通行费新标准
微博互动
我要爆料
如您提供的新闻素材一经采用,将可获得30元到300元不等的爆料奖。
报料电话:0571-85310961 报料QQ: 553610000
焦点关注 更多...
金店老板深夜携金器回家遇劫
金店老板深夜携金器回家遇劫
调控以来浙江十大经典房产案例
调控以来浙江十大经典房产案例
三潭印月被撞掉一潭 连夜抢修
三潭印月被撞掉一潭 连夜抢修
杭州
杭州"烧烤"模式还要持续多久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