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1日讯 溺水是我国人群意外伤害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因素,在0~4岁儿童死亡死因中居首位。暑假开始不到两周,悲剧不断发生:
6月28日下午,东阳市巍山镇几名小学生结伴在村边小溪玩耍,3名孩子滑入深坑,致2人溺水身亡;
7月1日晚上8点多,武义县3名儿童溺水身亡。据悉,这3名溺水的男孩一个9岁,两个8岁,分别来自湖北、湖南、贵州三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
7月2日下午,东阳市横店镇分别就读于三所民办幼儿园的小朋友结伴在租住房附近的水塘边戏水,以致3人不慎溺水身亡;
7月9日,在武义县城郊的熟溪河里,再次发生了一起2名女孩溺水身亡的悲剧。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入夏以来学生溺亡事故已有十余起。市委书记陈一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陶诚华作出批示,要求加强暑期安全教育。
据调查,在溺水事故中,存在“三多”现象:节假日多于平时,外地农民工子女多于本地学童,农村孩子多于城里孩子。一些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和救护知识更为匮乏,是学生溺水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报特推出防溺水不完全手册,给学生、家长提一个醒。
学生:
游泳时要有大人看护不要盲目下水营救
每年7、8、9三个月是孩子溺水事件的多发、高发时期。在我市不少地方,孩子放暑假后,没地方玩,家长又忙着上班,无人看管,结伴去游泳玩水成了很多孩子们的度假方式,而危险,就往往在这个时候发生。
炎炎夏日里,下面这些安全须知,请孩子们一定要牢记:
不到有溺水危险的地方游泳戏水、玩耍打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
经过河、湖、沟、渠、塘、井等处谨慎慢行,经过有警示标志的危险地段加倍小心。
上学、放学路上不要下水游泳。
游泳时要有熟悉水性的大人看护。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下水时一定要携带救生圈、跟屁虫等救生设备,以确保安全。
未成年人发现别人溺水,要立即呼救,大声喊叫或打“119”向消防官兵请求协助,不提倡未成年人盲目下水营救。
当发现溺水者在水面漂浮时,应迅速向水中抛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让他抓住这些器具不致下沉,或递给溺水者木棍、绳索等拉他脱险。不可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才不会造成不幸。潜水时,应以自身能力为限,以免发生意外。
戏水时,不要依赖充气式浮具(如游泳圈、浮床等)来助泳,万一漏气,无所依靠,容易造成溺水。
游泳时最好两人一组,彼此照应。若是团队活动,入水前清点人数,登岸亦同,留一两人在岸上警戒,以策安全。
不明地形或水深处均不宜跳水。
家长:
要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活动、知归时
家长是孩子暑假期间的监护人,预防孩子溺亡事故的发生,做好家庭教育是关键。
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专业的游泳培训机构,教孩子学游泳。
暑期里,要特别注意教育孩子各项应急自救、求助、报警等救助小常识,让孩子懂得自救。工作比较忙的家长,要委托亲戚或邻居照顾、看管孩子,避免出现暑期“监管真空”。
此外,教育部门以及警方还应提醒广大家长做好预防教育工作;掌握现场救援溺水儿童的方法。
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儿童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儿童去医院;强化对子女的安全监管,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活动内容、知归时,密切关注孩子暑假期间外出的活动安全。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