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4日讯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怀揣着对经典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而来。
在丽水弘济学院,从丽水学院教授到小学教师,参加授课的16位教师,都是以传播经典文化为己任的义工,没有一分钱工资,不向家长收一分钱。而来自30个家庭的孩子,则每个周末都风雨无阻,前往书院上课。
如此种种,丽水弘济书院的经典教育所带给孩子的,不只是一种传统文化,而是一种健康、快乐、感恩的成长——这正是义工们所期望的。
纯公益课堂
弘济书院位于莲都区古堰画乡景区的堰头村,上课这一天,弘济书院的孩子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早早起床,穿戴好汉服,赶往堰头村。
千年文化古村落散发着浓郁书卷气息。上课前,身着统一汉服的孩子们以传统的行礼方式向老师、家长行礼,老师和家长则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回礼。礼毕,学生们依次进入学堂,集体向孔子像行三揖拜礼之后,才开始上课诵读《弟子规》。
“通过这些教育,让孩子们习得礼仪,懂得谦让,对经典产生深深的崇敬之感。”弘济书院院长潘正亮说,一年来,首批30名孩子在学院里接受了《弟子规》、《三字经》和《论语》的熏陶,书法、国画等的学习,俨然一个个小“君子”、小“淑女”了。
“读经典、习礼仪、培君子、育淑女”,正是弘济书院的办学初衷。心怀对经典的赤诚热爱,去年暑假,47岁的莲都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潘正亮,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着手创办弘济书院这个“不收一分钱”的纯公益学堂。
润物细无声
风雨无阻,如期相约,谈何容易?这些带着激情前来教学的老师,只是想尽己之力,在社会传承一种文化,一种经典,一种和风细雨的生活态度。
来自刘英小学的陈王芬老师是诵读课的老师。在课堂上,她在指出孩子的错误时,通常会用经典中的语言,这样结合日常生活场景的教育方式能加深孩子的理解。30位平均年龄仅为10岁的孩子,虽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在践行经典上,却已经有模有样地“知行统一”了。
11岁的单梁在房间显眼处贴上了《弘济十规》,他在阅读中懂得了“爱”与“给予”,并第一次因此而落泪;自从制定行为规范表后,10岁的王涵意自觉地做到了行为规范表上平时做不到的十三项内容:提前完成作业、自觉阅读课外书……
不仅如此,在潘正亮看来,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为此书院开设了“亲子共读课”,并特设两个课堂:孩子们诵读经典的地方叫“至善堂”,家长讨论、学习的地方叫“明德堂”。
幸福的烦恼
开班一年,家长咨询电话打爆了潘正亮的手机。对此,他既兴奋又惋惜,因为场地所限,他只有一一婉言谢绝。
去年8月份,成立不久的弘济书院,在丽水网上发出第一份招生帖,短短几天,报名函塞满邮箱。最后30名小学生,还是通过网上报名、层层面试脱颖而出,幸运地成为弘济书院的首期学生。
创办一所仅有30名学生的弘济书院,学习经典文化,潘正亮和他的教师团队们所做的,似乎是这样一件看似不大的事情。然而,这件事却塑造了丽水第一个经典文化的“教育小环境”,它所拥有的价值是无比饱满和深远的——因为它浸润的,是千千万万个孩子的成长。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