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陈刘莉就要上小学六年级了。
放暑假前,她一直在担心一个问题——自己还是黑户,很可能连中学都没得上。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偶然看到妈妈藏起来的一张旧报纸,才知道自己并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而是一个被人从火车上扔下来的孩子。
2002年2月17日,丽水市莲都区黄村乡的陈东升夫妇得到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凌晨3点左右,他们家附近的金温铁路101看守点,一个姓周的铁路巡守工,发现一个浑身是血的女婴。
当天,陈东升让妻子刘美仙快去看看,这一看就是十年。
4月16日,本报以《她活下来了却至今没有户口》为题,报道了这对善良夫妇救起弃婴,含辛茹苦带大,却因自己有一对儿女,不符合《收养法》的规定,让小莉至今还是“黑户”的故事。
4月21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组看到报道后,派记者奔赴丽水拍摄,于5月31日在《今日说法》播出时长26分钟的《被抛下火车的婴儿》专题片。
昨天,小莉在电话里告诉我们:“我终于可以上初中了!我终于不再是黑户了!”
7月6日,是一个让小莉一家特别高兴的日子。
这天早上7点多,刘美仙早早带着小莉,来到丽水市莲都区儿童福利院等候,8点多顺利开出弃婴《证明》,拿着这份证明和夫妻两人的合格体检报告单,又来到莲都区民政局,很快开出收养登记证,上面写明:“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接着,她们来到莲都区公安分局办证中心,将小莉的户口落到陈东升的户口本上。
刘美仙说,为了给小莉办户口,在上海打工的丈夫陈东升赶回来,和她一块儿去医院体检,两个人的体检费花了490元,“能把女儿的户口办出来,这几百元钱,也不是什么大数目了。”
4月27日,莲都区民政局召集了黄村乡政府、刘美仙所在的黄泥墩村村委会,共同商讨陈刘莉的户口问题。
之后,民政部门的同志告诉她:2008年,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等五部委专门出台了《关于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要求,按照以人为本,儿童至上,区别对待,依法办理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解决已经形成的私自收养问题。依据此通知,他们认为,针对陈东升夫妇这样已经形成收养事实的情况,可以作为一个特例来对待。但要在县级以上的报纸公告60天,如果没有孩子的生父母来认领,陈东升夫妇可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来收养小莉,给她办户口。
村委主任也表态:像这种情况毕竟是做好事,我们大家都支持她,把这个孩子的户口登记上。
7月6日,公告期满,陈刘莉的亲生父母没有出面认领;刘美仙夫妻体检结果显示身体健康,适合收养孩子,于是,小莉终于在户口本上也成为他们的家人了。
都市快报 通讯员 陶雪亮 记者 郭婧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