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创立于1992年的“三替”,从一个只有十几人、十几平方米办公场地的家政公司,发展成为如今拥有1万余名员工的集团化企业。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疏通管道、维修家电、搬家……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三替”做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这一切都离不开企业“爱心、诚信、敬业、创新”的价值观指引。
在“三替”,只要员工有需要,公司都会尽力给予帮助。“只有关爱员工,员工才会热爱企业,才会用爱、用真心服务好每一个客户。”董事长陶晓莺说。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公司一位特困女职工的女儿不幸烧伤。得知女孩的伤口发炎溃烂却无钱看病,公司专门为这名职工腾出一个既能照顾女儿又能兼顾工作的岗位,并调整了其上下班时间,除工资外,每月还发给她500元补助费,帮她渡过难关。
这样的故事在“三替”有很多。公司对员工的关爱深深刻画在每位员工的脑海中,也感染着他们用爱去帮助身边的人。
一直以来,“三替”总是引导员工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有一次,杭州朝晖二区的一位老人家里便池堵塞,粪便溢得满屋子都是。老人拨通了“三替”的电话。员工方良言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老人家中,帮助疏通了管道。
管道是通了,但看着屋内一片狼藉,老人忍不住哭起来,“我晚上怎么睡觉啊!”当时已经完工的方良言并没有急着回去,他一边安慰老人,一边又从公司叫来两名钟点工,一起帮老人清扫房间,直到后半夜才匆匆离去。第二天,老人特地赶到三替公司感谢。
这么多年,公司员工坚信,“三替”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老百姓的信任,靠的是诚信。
有一次,下沙一项工程装修完成后,需要善后,项目负责人便请三替公司派员工来清理。当时双方说好的时间是两天以后交付。但家政人员进驻时却发现,到处都是杂物和装修留下的污渍,用普通的清洁用品根本去除不了。怎么办?
“诚信比金钱更重要,既然答应了对方,就一定要按时完工。”陶晓莺当即又增派了100多名员工。200多名员工挑灯夜战,污渍擦不掉就用盐酸,许多员工手和脚都起泡了,但没有人叫一声苦。经过两个白天黑夜连轴转,终于按时完工。
这些年,“三替”始终坚持对孤寡老人、特困户、重残家庭实行免费服务;公司的党员骨干成立了35个学雷锋小组,专门为孤寡老人、高残和特困户免费服务和义务劳动;公司成立3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已累计为下岗失业及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培训和免费再就业达5万多人……
如今,杭州有80%的家庭、企事业单位都接受过“三替”的各项服务。“三替”也凭借脚踏实地、诚实守信,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发展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的先进典型。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